目前分類:MIS-健康養身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為何我們總是忽視飲食的刺激?

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頭痛刺激,大多是能吃下肚的:特定餐飲和藥物。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自己多年來苦於頭痛,卻沒能認出任何食物嫌疑犯,或認出幾個也避開了,卻照樣頭痛,下面我將告訴你原因。

1〉延遲效應



頭痛苦主多半會放過飲食對頭痛的煽風點火(相反地,我們倒很常將病毒所引發的噁心和嘔吐推到飲食頭上),有的人認得出幾樣食材偶而(但不總是)會引發頭痛──例如巧克力、紅酒,然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幾種能明顯導致頭痛問題的食物或餐點,會讓你誤以為飲食刺激都是顯而易見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頭痛苦主輕易放過飲食刺激通常有一個理由:吃進某樣東西到察覺其影響,會經歷數小時甚至一、兩天的時間落差。這有點像偏頭痛控制中心有一處暫存記憶體,會把攝取刺激飲食當下的效應存起來,有些飲食刺激的作用很快,幾分鐘就發作(但很少見),有些則需較久時間──時間的推延會蒙蔽你的認知。

2〉吃了也不一定每次都發作



另一個理由是,雖然你注意到某種餐飲會讓你在事後偶而頭痛,但有時候卻不會,以致你誤以為它不是刺激來源,或至少不重要。認為飲食刺激每次都會引發頭痛是合理的,但我們常忘了把「總體刺激值」(例如:天氣、壓力、藥物、荷爾蒙變化……)考慮進去。

就因為我們無法正確掌握背景刺激值,「避免添加額外刺激以防門檻被攻破」的邏輯就顯得很有道理了。巧克力和其他許多飲食都是助長頭痛的因子,只是不見得會引發頭痛,因為發作跟「初始的負擔」有關。基於先前提到大家常忽略飲食刺激的幾個原因,頭痛患者往往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某些飲食刺激(尤其是愛吃的)的問題不大,因為實驗的結果和大家說的不一樣。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

3〉刺激食物被誤以為是止痛救星



尤有甚者,強力的刺激物──咖啡因──具有收縮血管這個「矛盾」效果,讓人誤以為它短期對頭痛有用,縱然長期來說它會讓頭痛更頻繁。含咖啡因的飲品像咖啡、茶(和冰茶)、可樂……等等都是如此。當頭部一帶血管腫脹作疼,咖啡因收縮血管的功能可以暫時緩解頭痛,所以不少頭痛患者在山雨欲來時會來杯咖啡或可樂,這也是Excedrin、Fiorinal、Fioricet和其他頭痛速效藥會摻咖啡因的原因。

問題是咖啡因和血管收縮的效果會消退,導致血管更加腫脹(這說明了為什麼有人早上沒照習慣攝取咖啡因或攝取不夠時會頭痛)。隨收縮效果消退而反撲的血管腫脹,說明就長期而言,咖啡因其實會助長頭痛,貪圖剛開始的紓解,會讓人忽視最後的惡化,無法自拔。

4〉略過一餐不吃



另一個讓你對飲食刺激困惑的原因是三餐不正常,或者該說──略過某一餐不吃這件事本身就會刺激頭痛。早餐或中餐沒吃後頭痛了起來,你可能會想:「拜託,我才不是因為飲食而頭痛的咧!」若你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你沒發現頭痛其實是多重刺激所導致,讓你錯失了減少暴露在可避免刺激的契機。

5〉其他疾病也進來攪局



有些患者是因為慢性病徵而未能察覺到飲食刺激,一個人若幾乎總是頭痛纏身,很難認清導致或助長頭痛的因子到底有哪些。

6〉頭痛前後飲食沒變或調整飲食但效果不彰



有的人聲稱:我頭痛前後的飲食沒變,所以跟吃沒有關係。錯了,不是「只」跟吃有關,而是「多多少少」跟吃有關──你本身的刺激承載,若不是有門檻下跌或添加了某樣刺激等變化,通常會一直很安分。至於要預防頭痛發作,你可以這麼做:要嘛從其他非飲食刺激加以改變,要嘛就明確迴避關聯性尚不確定的飲食項目。

很多患者告訴我,以前他們試過調整飲食但沒成功,於是認定飲食不重要。這些人很少調整得當,通常頂多一次迴避個幾樣──而且時間不長,我接著會解釋為何這還不夠。

重點是,就算飲食調整得當成果卻差強人意,也不能斷言飲食刺激不重要,頂多只能說:有時單從飲食下手並不足以把刺激壓到門檻以下。然而,調整飲食對運用「步驟三」(預防性投藥的補強行動)仍有其必要。等等!先別跳那麼快,讓我們把飲食控制裡裡外外的鑽研徹底再說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言:2025年八個社會景象

2015年,你或許還是中壯年,當下台灣社會約有280萬的老年人,這裡面包括你的長輩,你還有體力、活力、工作能力,或許還靠著長輩留下的一些資本和社會資源,可以負擔照顧長輩的老後人生。但很快地,2017年之後,台灣社會的老年人口便開始超過新生兒。

2025年之後,你漸漸靠近或進入所謂「65歲以上長者」區間,轉身回頭一看,後無來者,在前仆後繼的生命傳承接力賽上,你接下前人的棒子往前跑,但想交棒時,下一棒卻遠遠跟不上來。那一年,台灣社會的「長者」已包括你自己,足足多出小孩子一倍,再往前走,差距愈拉愈大,到2060年「65歲以上長者」將增加到七百八十多萬,會是小孩子的四倍。

一個老人多過小孩的社會,一個與你一起「白頭偕老」的社會,將是你在不久後遇上的未來世界。

那會是什麼模樣呢?



你可能再沒有如此暢快刷卡看病的健保醫療照顧。目前健保醫療支出一年約5500億元,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架構下,保費收入再加計菸捐、公益彩券分配款等,尚能小有盈餘,2015年安全準備金保持4個月、2000億元。但老年人的健保支出是國民平均的3.5倍,而人口老化將急速拉高醫療需求和支出,如果費率和收費模式不變,理論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很快也會入不敷出。未來勢將走向調漲費率或限縮醫療給付、提高就醫自付額等等各種方式,這代表,未來健保若還能維持,不是保費增,就是看病負擔變重,更可能是兩者皆具。

你可能提領不到預期的退休金和年金。台灣至2014年為止,各項年金保險負債超過18兆,如果各項年金未改革,2019年後會陸續面臨破產。最早會是軍人退撫基金,2019年便將破產;教育人員退撫及勞保會在2027年破產;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會在2030年破產;即使是2008年才剛開辦的國民年金保險(簡稱國民年金),也會在2046年面臨破產。

2015年7月4日,《法新社》臉書貼上一張照片,讓全世界已老或將老的人都顫慄。一名77歲的退休希臘老先生查茲法提亞迪斯(Giorgos Chatzifotiadis)為了幫老婆提領退休金,跑了4家銀行都領不出退休金,一輩子辛苦工作心血成泡沫,坐在第撒隆尼基(Thessaloniki)一家銀行前痛哭,存摺、身分證散落一地,希臘金融風暴下的悲歌,在退休高齡者身上最淒涼。同樣年金保險高負債的台灣,年金改革關乎有一天我們會不會也坐在銀行門前哭泣?

你可能得面臨孤單的一個人老後。想想,年輕時是否因為渴望自由、擔心高房價,而沒敢生育、或者只敢生養一個孩子,又不想成為拖累孩子的包袱,放手讓他們追求自己的生活,老來只有老伴對泣。

獨身或夫妻兩人的「小」家庭已成台灣社會組成的主流單位。2015年,獨居老人及只有老夫妻倆同住已有30萬人;2050年時,每5個家庭就有一個是獨居老人家庭。你得學習讓自己的健康持久、你得學習出門交朋友、你得學習繼續尋找生命的動力與熱情。

但你得擔心的是,你願意走出門,有沒有地方合適你去走動、休憩?有沒有交通工具可以載你前往那裡?而當健康、行動與心智漸漸喪失時,找不找得到人來看護自己?有沒有機構可以安養?你擔心告別那日來臨,自己會不會一個人孤伶伶的死去?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4年針對2000多名60歲以上長者進行的「居住城市高齡友善滿意度調查」顯示,老人就業機會稀少、人行道與騎樓不夠平整、大眾運輸候車環境不友善、自動語音服務系統速度過快,都是最讓他們苦惱的事。

是的。世界不會依照同樣的法則推進,擺在面前的新時代,不再是你父母親那代人的生命定律。台灣從一個年輕而有活力的社會,進入一個高齡的緩慢時代,你得先看清楚未來可能的變化,然後,才能做好準備。如何「定義」自己的「年齡」、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如何配合並導向社會的規劃,讓那些「擔憂」不致成為斑駁而蕭瑟的晚年預言。

高齡社會的八大景象



景象一:退休終點線的消失

2008年,當52歲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宣布將自工作33年的微軟退休(他20歲創辦微軟),微軟替他拍攝了一支《比爾蓋茲在微軟最後一天》的影片。影片裡他先是忙著預約健身、打高爾夫球等想當然爾的清閒退休生活,但不久,便急著四處打電話拉關係、想進入U2樂團、想灌錄唱片、想拍電影、想上脫口秀節目、想進入政壇…,首富看是無法忍受突然剎車、失去重心的日子,但積極尋求職場第二春卻是頻頻遭拒。

影片內容雖然純屬虛構、搞笑,卻很精準描繪出退休族群將面臨的現實和轉折。

1. 年紀到了,就該退休嗎?(你真的想退休嗎?)

2. 不工作的生活,是否真的更好?(退休就代表什麼都不做了嗎?)

3. 上了年紀,還能不能重回職場、開創新的可能?(如果還有心工作,社會是否歡迎高齡就業者?)

退休潮,是高齡社會面臨的第一道巨浪。台灣自2013年,退休人數第一次飆破十萬人,創下歷史新高,揭開這波大退休潮的序曲。

*********************************************************************

景象二:「高年級新鮮人」歸隊 ——退休後重返職場

「音樂家不會退休,直到他中心沒有音樂才會停止。」

好萊塢電影向來是社會探針,更是流行消費市場的指南,2015年上映的《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把鏡頭對準了退休後二度就業的銀髮族,除了掌握住高齡化社會的時代脈動外,另一層意義也在於,老而不落伍的新時代銀髮族「巿場潛力」漸受重視。

電影主人翁是位70歲喪偶男子,職場經歷40多年、一路做到高階主管退休,經濟無憂、健康無礙,退休後環遊世界、學習各種新技能、打太極健身…,仍覺空虛。因為「心裡的音樂未休止」,申請網路服飾公司響應高齡就業政策而開出的「資深者實習職缺」,儘管對現下職場科技資訊操作工具生疏,但對公司和雇主忠誠、擅於人際溝通、對工作使命必達、重視服裝儀表的老派職場精神,不僅彰顯年長者永不過氣的工作價值,也突破了年輕雇主對銀髮族原有的偏見。

雖然這部電影只著墨出銀髮族「優勢」的一面,但產生的效果幾乎可做為「高齡就業宣導影片」。

有錢沒錢都需要工作



2014年10月為媒合中高齡就業、提供諮詢與訓練,以建立國內銀髮族勞動力開發與促進模式的「勞動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目前仍在第一階段倡議,便是為了消弭社會及企業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

據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經驗,目前與企業推廣銀髮人力再運用時,確實多數企業對銀髮者雇用意願低。另外,法令上仍存在不友善之處,包括目前勞工保險之規定,受投保年齡最高65歲之限制,使相關補助計畫,如《就業保險促進實施辦法》受限,無法惠及所有銀髮者。

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直言,第一步就先要剷除中高齡重回職場的「路障」,鎖定企業真正決策者的「老闆」階層加強鼓吹,特別選擇集合四大工商團體的扶輪社為宣導的平台,透過扶輪社的各種活動與演講介入,說服老闆們對中高齡族群產生「興趣」,進而晉用銀髮人才。

調查與數據皆顯示,高齡勞動者相較於青壯勞動者較少有意外或受傷發生;高齡勞動者擁有更強的工作倫理且更忠誠,動機與對危機事件處理的可靠性高於青壯勞動者;高齡勞動者被承認為是具有保證工作品質、較低的缺席率、較低流動率、較佳的可靠性以及工作穩定度;訓練中高齡勞動力亦是一項划算的投資,因為他們傾向和雇主、組織維持長久的關係。最重要的是,高齡勞動者對就業市場的興趣正在擴展中。

*********************************************************************

景象三:全世界都要面臨年金、退撫破產的風險

一個租稅統計學界流行的笑話,這麼說:

甲對乙說:「我跟你說一件很恐佈的事。」

乙回:「只要恐怖程度沒有超過年金破產、領不到退休金,我都可以承受。」

這個笑話反映兩個現實,財稅專家一輩子專業追求的都是如何計算出讓全體社會「收支平衡」;而人的一輩子,沒有比年輕時苦幹實幹扣繳的退休金和年金,老後無法回收養老更可怕的夢魘。

這個夢魘,不幸地,可能發生在我們所遇上的世代。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下,年金提領的人多、繳費的人少,入不敷出,結果就是虧損、出現破產危機,只能以延後退休和提領年限,緩解龐大擠兌壓力。

根據審計部統計,2014年度中央與地方政府潛藏負債超過18兆元,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勞保勞退與國民年金,過去幾年費率未能調整,隨著戰後嬰兒潮步入退休年齡,都會陸續破產,政府未來30年面臨潛藏負債大幅增加的危機。

軍公教退休部分,未來27年,需支付軍公教舊制(即18%優惠利率存款部分)退休金5.74兆元;新制部分,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未來30年淨給付精算現值約3.36兆元,政府已提存基金數僅5948億元,尚未提撥退休金約2.77兆元。新制加舊制,合計潛藏負債8.51兆元。

900多萬勞工納保的勞保基金,依勞保局委託精算報告,以2014年為基準,勞保給付的應計給付精算現值為9.45兆元,但前年底已提撥普通事故責任準備僅6775億元,尚有8.78兆元未提存準備。

審計部官指出,勞保基金近年因開辦多項新業務,包括育嬰假前六個月支領六成薪,但勞保費率卻沒跟著調高,給付條件愈來愈寬鬆、補助項目卻愈來愈多,導致勞保基金責任準備無累積。

*********************************************************************

景象四:健保難保高齡醫療的品質

1995年開辦的全民健保,因納保人口僅59%、保費收入僅760億,伴隨人口高齡化與新醫藥治療進步的原因,財務的維持一直都是很大的挑戰。為因應健保財務的困難,健保署於2013年推動二代健保收取補充保費,統計2015年7月底止健保安全準備金已破兩千億元,足以支應4.5個月健保支出,超過法定最高三個月上限,衛福部宣布,2016年補充保費扣繳門檻由5000元提高至20000元,健保委員會也提出調降健保費率回饋民眾的建議。

原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設計即強調,可保五年不漲保費。但衛福部卻表示,健保目前雖處於「空前穩定」狀態,但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2017年健保將開始反轉,收入會銳減;2019年,台灣人口成長停滯,老年人口增加、新生人口減少,健保支出將突破5,600億元,屆時安全準備金告罄,健保財務將陷入危機。估計至 2025年,健保醫療費用可能將成長到 9,100億元。高齡社會的醫療負擔將成健保未來是否能永續經營的關鍵。

健保實施二十年來,經費規模雖已經從兩千億的規模到近六千億的規模,然而,根據歷次內政部公布的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卻顯示,我國老人自覺健康狀況卻日漸低下。

健保擴大為三倍的規模之下,其中接近四成是由佔12%總人口數的老年人所耗用,但老年人居然自覺健康狀況愈來愈差。依一般商業邏輯,花愈多錢的事情,當事人卻愈來愈不滿意,必定存在若干因素,沒有將費用花在使用者最關心的部分,或是這些花費因為過度醫療標籤化後,使老人對於自我健康的滿意度相形低下。

依據全民健保研究調查發現,我國老年人一年門診次數接近30次,這數字將近是美國的四倍(美國一般老人年門診次數約7~8次)(註)。然而,評估老年人門診醫療服務的品質有很多面向,門診就診次數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項。「潛在不當用藥」(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可能更具指標定義。

潛在不當用藥年增200億住院費用



潛在不當用藥的定義為,在合理的用藥處方指示之下,當有更好的替代用藥情況下,醫師選用了一個副作用風險可能高於治療效益的藥物,就稱之為潛在不當用藥。並非是醫師開錯藥,也不是因為這個藥物有傷肝或傷腎等副作用,而是符合疾病狀況所開立的藥物,但這個藥物用在老年人身上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高於治療的成效,不代表開立這個藥物之後,老年人就一定會發生嚴重的副作用,但服用後不良反應機率較高。

根據我國全民健保資料研究發現,我國每年約有65%的老年人有服用過潛在不當用藥;但在美國,一般社區老人的狀況則大約是20%。這樣高度的潛在不當用藥使用狀況在近十年來不但未曾稍減,反而逐年加重。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00歲都需要的咀嚼力:

牙齒健康、咬合好,是孩童聰明學習的關鍵



讓孩子用「上唇」攝取離乳食品,練習咬的動作

「咬」的基礎在約2~3歲時逐漸成型。開始的時間點是斷奶期。此時期重要的是上口唇,也就是上唇。增田院長是經驗豐富的兒童牙科專科醫師,他表示,在吃離乳食品的孩童,可分為能巧妙運用上唇進食的孩童,和做不到的孩童。

增田院長說,「在斷奶期,重要的是嘴唇,尤其是上唇。幼兒的『咬』,並不是在口中咬,而是用嘴唇捉著咬。然後,利用前牙和後牙咬到軟之後,再吞下去。因此,餵離乳食品時,很重要的是要一邊注意上唇一邊餵。要促使幼兒用上唇去捕捉食物。重點是,給食物時不可放入口腔深處。」

餵離乳食品時,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咬』和『吃』始於嘴唇」。用湯匙餵離乳食品時,要從下方拿到嘴邊,放在下唇上。讓幼兒用上唇捕捉含住,然後慢慢抽走湯匙。要注意不要放入口腔深處,也不要自上唇這一側放入。

另外,為了鍛鍊嘴唇,必須從小多練習舔和啃的動作。幼兒藉由咬和吸吮,將感覺傳達到腦部來學習。據增田院長說,聽說有孩童因為無法順利學會那種感覺,所以上唇不會動。上唇和腦部是直接相連的,刻意鍛鍊很重要。

停止餵食可鍛鍊嘴唇的離乳食品在一歲到一歲半時,這個時期很重要的是,要確實做到讓孩童「用手抓著吃」。

增田院長說,「用手吃東西,能讓孩童牢牢記住一口的份量或食物的感覺。我想拜託各位母親,請不要認為『食物被弄得亂七八糟的、好髒』,要堅定地讓孩子用手抓著吃。」

嬰兒期的咬合咀嚼需閉上嘴唇、好好咬;在斷奶期鍛鍊嘴唇,則嬰兒期的咬合咀嚼就會發展得很順利。

咀嚼力差的兒童「嘴巴會開開的」,容易罹患牙周病

若未能充分學會用嘴唇捕食的機能,舌頭或咀嚼肌也會受到影響。在乳牙萌發完成期(乳齒列期),頭部的側頭肌特別發達。此外,口唇周圍的肌肉、臉頰的肌肉,以及嚥下去時的上咽縮肌,全部都連在一起。這些肌肉發育得好,咀嚼功能就會很協調。這也會影響到顎部的形狀、大小和平衡。上唇的訓練要在三歲前進行,不然,不太容易學會。還有,進食的姿勢也很重要。進食時若撐著手肘且身體前傾,或者腳晃來晃去,是無法好好咀嚼的。

經過這些訓練之後,4~5歲時嘴巴周圍會比較緊實,然後臉型逐漸成形。

那麼,什麼是不自然的咬法呢?根據昭和大學小兒齒科學井上美津子教授等專家所言,一快,二進食時常喝水(用水沖下去),三用單側咬。

除此之外,咀嚼的節奏也很重要。好的咬法,是閉上嘴巴並有節奏地咬,而不自然的咬法則是張著嘴巴且節奏紊亂。而且,喝東西時,頦(下唇下方的肌肉)是緊張的。當嘴巴周圍的動作奇怪時,舌頭的動作也很怪。

另一方面,咀嚼肌群較弱的孩童,其上口唇易呈富士山形狀、嘴巴開開的、而且嘴巴周圍多半鬆垮。一旦「嘴巴開開的」,不只會影響到咀嚼功能,也會變成口呼吸。若長期如此,恆牙長齊時,會引發牙齦炎和牙周病。重要的是要能夠確實閉上嘴巴,用鼻子呼吸。

這個時期之所以採用不自然的咬法,理由包括蛀牙、咬合異常、舌頭異常、吸手指等習慣,以及骨骼異常、鼻疾、扁桃腺肥大、外傷、生活環境等,其中又以蛀牙最常見。有蛀牙就無法正確咀嚼。不是能吃就好,為了能夠確實咀嚼,很重要的是不要產生蛀牙。

三歲前零蛀牙,為咀嚼力打基礎

蛀牙多的孩童,容易無精打采、缺乏幹勁。有一位三歲小女孩,因蛀牙而失去前牙。她無法用嘴唇順利進食。她不是用嘴唇去抓食物,而是整顆頭往前探,試著去吃。她無法做出細微的嘴唇動作,也無法吹熄燭火。由於沒有前牙,她也無法清楚發音。

增田院長在原本是前牙的地方裝上兒童假牙,並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咀嚼訓練,例如嘴唇按摩、發母音、尤其是噘嘴發「嗚」的聲音、用嘴唇夾住薄的東西並確實閉上嘴巴咀嚼、口腔體操等。此外,有時候,為了做「咬緊」的訓練,也會使用管子或橡皮障。

進行「咬」的訓練約一個月後,她學會了正確的咬法,變得可以吹熄燭火,也很會用吸管喝果汁。而且,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堅定自信。增田院長說,「透過乳牙確實地刺激腦部,可說是為那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礎。妨礙咀嚼的蛀牙對孩子的將來也有影響。正因為如此,三歲前不可以蛀牙。」有些母親認為,乳牙反正會換牙,就算蛀蝕也無所謂,但是其實之後的恆牙會延續乳牙的狀態。

經常咀嚼的幼稚園生有良好的計算能力

6歲時,最裡面的牙齒會長出來,這顆牙又名「六歲臼齒」,是第一顆恆牙,正式名稱是第一大臼齒。這顆牙齒是咬合和齒列的基礎,這顆牙齒會決定齒列。如果這顆六歲臼齒蛀蝕,或沒有長在正確位置,日後恆牙齒列會出問題,齒列不好,咬合咀嚼也會不好。

在這個時期,正確的咬法和吞嚥方式尤其重要。此時正值顎骨和咀嚼肌成長發育的時期,為了創造出恆牙的生長空間,正確的咬法和吞嚥方式不可或缺。

咀嚼會對腦部發展造成影響,此事對成長期的孩童尤其重要。在成長期間,恆牙開始生長之後,咀嚼肌會膨脹,藉由鍛鍊咀嚼肌,頭顱會不斷增大。運用可測量腦血流的正子斷層造影做研究,證實咀嚼可大幅增加腦血流量。腦部活化和提升學習效果有關。以幼稚園生為對象的比較研究得出的結果如下:食用需確實咀嚼的餐點的幼稚園生,計算能力比其他幼稚園生好。

增田院長說明,「齒下方的牙周膜,跟傳遞情報到腦部的三叉神經彼此相連。小時候若蛀牙,神經受到破壞,牙周膜會破爛不堪、感覺也會變遲鈍。這麼一來,三叉神經無法接收到足夠的訊息,腦部就不會活性化。」

連接到腦部的神經斷掉一根,會影響到孩童的運動和感覺,也會令他們缺乏幹勁。在發育期蛀牙,可能會對腦部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在成長期,好好咀嚼這件事,就如同充分攝取營養一樣必要。為了要確實咀嚼,最重要的是,不要有蛀牙。

咬合跟臉型、外貌大有關係

在人格逐漸成形的時期,臉型也會逐漸成形。咬合正確,臉會左右對稱,如果咬合不平衡,顎的位置偏向一邊,那麼身體也會歪斜。

增田院長的診察病例中,有一位顎左右錯位的男孩。當他踢足球時,球會飛到旁邊。在矯正好顎的位置之後,不只是他的姿勢變好,連踢出去的球也變得很直。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此時期視力下降的人變多和咀嚼也有關係。這是一項關於未充分咀嚼可能會導致視力低落的研究。調查對象為秋田縣學生,從國中生到短期大學學生均包含在內。結果發現,第一大臼齒的牙齒有三顆蛀牙以上的孩童,其視力比兩顆以下的孩童差;而經常吃堅硬食物的孩童,其視力比不常吃堅硬食物的孩童更好。由於眼睛被視為腦的一部份,或許,這個結果跟咀嚼讓腦血流量增加有關。

關於正確咀嚼的重要性,增田院長的說明如下:「『咬』會直接影響到健康、讓嘴巴周圍和臉更美,並讓我們得以享受美食。『咬』跟活力、精力、記憶力、運動能力、腦部血流等有密切關係。『咬』即腦、健、美、力。」養成「咬」的習慣會讓我們健康而長壽,此事自然不在話下。

口腔清潔、假牙能咬、能吃,是大人健康長壽的終極武器



無法進行口腔清潔的地震災區,吸入性肺炎病例劇增

口腔狀態惡化會導致吸入性肺炎病例增加。以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為例,地震後的避難所裡,有許多年長者因肺炎而過世。其中有相當多被認為是吸入性肺炎。

地震之後,有許多地區斷水。民眾因缺水而無法清潔口腔,連好好漱口都有困難,遑論刷牙。因此,有些人只好連續數日使用未清潔的假牙,並且在沒有清潔口腔的狀態下直接就寢,使得口腔內的細菌增生,而牙周病也更加惡化。另外,有些人在地震或火災時失去了假牙,因為無法順利咀嚼而出現吞嚥障礙。無法充分攝取食物的結果,會出現營養障礙和免疫力下降等情形,因此更容易罹患吸入性肺炎。

在2004年新潟中越地震,曾參與震災醫療的牙醫師記取了當年的教訓,在2011年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儘快協助災民徹底做好刷牙、漱口、洗假牙等口腔保健,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因此下降。

提振精神、維持活力的祕訣在「咀嚼」

有一位高齡106歲的人,能正常攝取飲食,健康過生活。他是福岡縣兒童成長支援中心椎實學園的前任理事長?地三郎先生。他從75歲起使用全口假牙,沒有任何一顆牙齒是自己的,使用假牙三十年來,他每吃一口都會咬三十下。

大分縣佐伯市的齒科河原英雄醫院創辦人河原英雄院長如此述說:「?地先生在牙醫之間非常有名,他是因假牙而變得年輕、健康的典型案例。據他說,裝上假牙之前,他無法順利地咬,健康狀態比現在還差。裝上假牙、每口改為咬三十次之後,變得愈來愈有精神、愈來愈年輕。仔細咀嚼能令大腦更有活力、更年輕,也令人健康長壽,?地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30年前為?地先生製做假牙的人,是河原院長的前輩、在福岡市開業的菅野明牙醫師和牙科技工師原田庸人先生。據說,他們當時就從專業的立場,強調年輕的祕訣在於「咀嚼」。儘管?地先生在75歲就失去了全部的牙齒,並未能在80歲時保住20顆牙齒,但能正常咬的假牙讓他再度變得神采奕奕。

裝上能咬、能吃的假牙後,失智症狀減輕了

無法行走的輪椅人士在裝上假牙之後,變得能自行走路。經醫師診斷罹患失智症的人,在裝上假牙之後,記憶力變好、變得能好好說話。無法以口進食、靠鼻胃管灌食維持生命的人,在裝上假牙、變得能咬之後,坐起身來。這些案例絕非奇蹟,牙醫學上也都有合理的理由。

有一位住在岩手縣奧州市、罹患失智症的89歲女性,剛入住高齡者機構時有漫遊症狀,而且牙齒的情況相當差,幾乎完全無法咬。然而,裝上假牙,變得能咬以後,失智症的症狀減輕了。在裝上假牙之前,連要想起自己的名字都要花上一些時間,後來卻變得能立刻回答。

在河原院長的臨床案例中,有一位48歲患有腦血管障礙的男性,剛入院時,由於後遺症太過嚴重,他被認定今後應無法獨立生活,但在不斷進行復健和「咬」的訓練之後,他變得愈來愈有精神。而患者正值壯年也是提早康復的主因之一,但是效果之所以比只做一般復健更好,應該是採用「咬」的復健的關係。

另一則例子是關於一位脫離鼻胃管灌食狀態的102歲女性。她住在福岡縣的老人照護機構。她有長達三年的時間,無法用口腔進食,只能仰賴鼻胃管灌食。然而,因為她表現出想用嘴巴進食的欲望,機構就開始朝口腔進食的方向準備。醫師、牙醫師、護理師、口腔衛生師、管理營養師和職能治療師一起花了一年的時間,一邊進行口腔照護,一邊讓病患逐漸用普通的方式進食。據說,由於醫療團隊的精彩合作,患者進步到能一日三次用口進食,且能和職員對話。

這些案例所示,比起任何藥物或營養點滴,「咀嚼」的威力更大,能提振精神並令人恢復活力。

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咀嚼十項目」



日本口腔衛生師會發表的「確實咀嚼十項目」如下,歸納出了咀嚼方式的重點。只要注意咀嚼方式即可,是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以輕易做到的保健方式。

1. 每一口都咀嚼三十次才吃下去。

2. 想要吞下去時,再咀嚼十次。

3. 要咬到食物的形狀消失。

4. 混合著唾液品嚐美味,然後才吞下去。

5. 不要用水幫助吞嚥。

6. 減少每一口的份量。

7. 吞下口中的食物之後,才將下一個食物放入口中。

8. 選擇有嚼勁的食材。

9. 每吃一口就把筷子放下來。

10. 一邊享受對話,一邊吃。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分飽多活二十年

吃飯,到底是要吃完?吃飽?還是吃好呢?其實,重點在於適量,用「六分飽多活二十年」的理念進食,細嚼慢嚥,讓身體獲得真正的營養,也透過大量咀嚼來促進顎骨擴張,使上呼吸道暢通。

前文增引用古人之語:「嚼湯喝飯享天年。」喝湯時,湯含在嘴巴裡咀嚼;吃飯時,也要把食物嚼碎到變成湯汁再喝下去。

大腸癌已連續七年成為臺灣癌症的第一名,除了食物毒素的問題,最大可能性就是現代人的咀嚼習慣變差,狼吞虎嚥,結塊未磨碎的食物沒什麼消化就堆積到大腸,會刮胃刮腸,在大腸發酵的機會大增,當然容易羅患大腸癌。要避免大腸癌,第一件事還是細嚼慢嚥,讓食物變成食糜,如同流質般進到腸胃道,才不容易造成大腸病變。

小口小口吃飯



含一大口水在嘴巴裡,用牙齒咬一咬,會發現無法咀嚼,除非先吞下一口水,讓口腔內的水變少一點。吃飯也是一樣,大口大口吃是無法咀嚼的,要先吞下一些飯菜,才有可能咀嚼。可是先吞下去的是未確實咀嚼的食塊,腸胃沒有足夠空間消化,所以會先將沒有消化的食塊往下送,而腸胃只能吸收食塊表層的醬料和油脂,無法獲得食材真正的營養,因此,吃飯時要小口小口地往嘴裡送,再細嚼慢嚥。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拋掉拖累你的舊習慣吧!人必須往前走

雖然一天只要運動一次,但是一天要吃幾頓飯呢?我們至少要吃兩頓,才能把營養吃進身體裡。在做食療法諮商時,常令我頭痛的一個問題是,就算規劃了1小時的運動,但其餘的時間就是會員們自己的功課了。有些人即使接受了個別指導、又對食譜內容討價還價,但不想改變的終究還是不會改變。的確,世間萬事萬物的運轉若是都這麼簡單,大家早就都有模特兒的身材、以及體育選手的體力了。

結論就是——這都是自己造成的結果。總有一天要分手,卻還維持著不清不楚的關係;說要減肥,卻吵著就只吃一片披薩……這都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如果不愛了,就要斷然分開;決心減肥的話,必須立刻開始。巧克力、炸雞和起士蛋糕,請不要誤認為這些東西可以慰勞自己,想著「不能這樣」卻每個禮拜吃一次,這就跟約分手的情人一起吃飯、看電影沒什麼兩樣。

我們和食物締結關係的方式、那妥協與讓步的瞬間,本質上就跟過去害怕分手的卑劣自己一樣。你忘了新年許下的願望,快到夏天時才絕食個幾天,等夏天結束就開始暴食,然後又到了一月一日,你再次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活得健康」,卻又如此延緩了一年的健康生活。如果你真想這樣過日子,我也不能阻攔,但我想問一下,你難道不想再次活得快樂、幸福嗎?

請記住,有著那個人味道的圍巾、或是彷彿還留有餘溫的親筆信,對現在而言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不一次整理掉,放著只會折磨你自己。這些美其名是過去的回憶,但你必須承認,這只是自己想要合理化把它們放在身邊的藉口。請暫時將曾經習慣的事物推到一旁,去尋找你的新習慣,人必須往前走。食物和戀愛一樣,要是不果斷地拋棄熟稔的習慣,往後你也一定會像現在這樣活著。

即使是像垃圾般阻礙你前進的情人、或是分手時有如世界末日降臨般痛徹心肺,以後你一定會覺得自己做對了選擇。我不是要你無條件挨餓,而是要你確實地放棄應該放下的東西。如果拿今天行事順利、或是工作壓力很大當成藉口而東吃西吃,你最後一定會回到從前的那副模樣。愛情、食物、運動,都是習慣問題,習慣如果不改,就算砍掉重練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你的習慣打造了現在的你,那不是啤酒或麵包的錯,而是你自己的責任。我因為餘情戀舊而總是偷看舊情人的通訊軟體個人動態,而你總是藉口有剩飯而在大半夜裡吃拌飯,我們都該結束這樣的生活,到此為止了。比起懶惰的你,狠心的你要更性感。

從現在起,正是培養新習慣的時候。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肩膀 50 歲了嗎?運動治療從鐘擺運動開始

從鐘擺運動開始



最簡單、最被廣泛使用的肩膀運動—「鐘擺運動」,另外有個名字叫作「寇德曼運動」,是為紀念提出本運動方法的寇德曼醫師而命名。鐘擺運動涵蓋了「要活就要動」的人生哲理,也符合了「要動、不要痛」的運動準則,動作又簡單。所謂「絕招無招」指的就如「鐘擺運動」,具有「隨時隨處做」的方便性,堪稱是所有肩膀運動中,空手拿分的經典代表。

鐘擺運動利用手臂的重量,藉助地心引力來運動,所以安全性很高。以不痛的範圍作停止點,所以每個人能做的角度並沒有特別規定,包括繞圈動作,有些角度可能會有點緊,但是經由重複的拉動,會逐漸緩解緊繃;且個人可以用自己的多天運動紀錄來,看看是否活動的角度有逐漸變大。

雖然進行鐘擺運動是多多益善,但是只要符合基本要求以上,倒是不需要強迫一定要做到幾百幾千次,因為鐘擺運動是入門動作,常常會需要搭配其他的拉筋或肌力強化的運動,若是短時間一下子做太多次,即使是溫和的鐘擺動作,仍然有可能造成組織微小的傷害;對於比較壯碩的人,可以在手腕綁上一磅重的沙袋,也可以手握礦泉水瓶,來增加擺動時的動能。

鐘擺運動主要目的,主要是維持肩膀各種軟組織的柔軟度,動作的方向比較多,所以基本上可以活動到大部分的肌肉、韌帶及關節,但是並沒有特別針對特定的部位做運動。

因為主要是放鬆,依靠了重力的擺動,所以也沒有強化肌力的作用。鐘擺運動是以溫和的多方向動作,相對於其他針對局部沾黏大角度或強力牽拉運動,鐘擺運動對於沾黏的緩解效果,也會比較有限。

-鐘擺運動-

1

.身體前傾,用另一隻手扶著椅背,或是靠著桌面支撐;這時患側的肩膀與手臂,會自然垂直懸吊。

.身體前傾是為了讓出肩膀活動的空間,所以最好能彎曲到90度,可以讓肩膀活動到最大的範圍。


2

.利用身體重心一前一後的移動,帶動患側手臂跟著前後擺動,像鐘擺一樣,在不會覺得痛的範圍內,前後來回晃動。醫學名詞叫作「屈曲與伸展」,手臂盡量放鬆,不要刻意出力。

.每次來回20下。


3

.手臂往左右方向水平擺動;醫學名詞稱作「內收與外展」。

.每次來回20下。


4

.在不會引起肩膀痠痛的前提下,也可以再加上順時鐘以及逆時鐘方向的車輪旋轉動作,醫學名詞稱為「繞圈」。

.每天至少做3回合,如果體能與時間許可的話,可以酌量增加。


對於腰椎或膝關節狀況不好、血壓不穩、不耐久站或是較為虛弱的老年人↓

可以調整前傾方式,改為俯臥在床邊,患側肩膀懸在床外,也可以進行鐘擺運動,但是內收以及繞圈的角度會受到一些限制。


若是無法彎腰,站著做鐘擺運動↓

很像甩手動作,動作方向也只剩下前後擺動,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因為勤做甩手運動而對健康獲益良多,對於肩膀以及身體其他的效應就更值得期待了。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一分鐘按摩腸道,清腸美身!

腸子有「大」有「小」



「瘦身」與「排毒」也是腸子負責

「腸子」有兩種面孔,第一種是小腸,第二種是大腸。

「腸子是負責食物的吸收和免疫力對吧?」想到這個,立刻就會想到小腸。「腸子是製造、排出糞便的地方」,想到這個,馬上就會想到大腸。小腸與大腸同樣有個「腸」字,內在(作用、任務)卻完全不一樣。

小腸=負責瘦身



主要負責吸收。進行食物的最終消化,以及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水分。

小腸吸收食物時,也會判斷該食物是否應該吸收。小腸蠕動順暢就不易發胖,若蠕動變得遲緩,即使不吃也會發胖,或是想增胖卻胖不了。掌握胖瘦關鍵的重要內臟器官就是小腸。此外,為了防止病毒或壞菌、化學物質等異物任意入侵體內,小腸內經常有許多防衛的免疫細胞,進行二十四小時的監控。因為與免疫有關,小腸也被認為和過敏疾病有所關聯。

大腸=負責排毒



主要負責排泄。吸收小腸未吸收完的水分,將身體不要的老廢物質製造成糞便、排出體外。大腸內許多腸內細菌都和糞便的製造有著很大的關係。糞便是藉由像蚯蚓或尺蛾幼蟲爬行般的蠕動運動移往肛門。過程中,大腸腸壁會分泌黏液,使糞便的運送順暢,因此腸壁不會有黏附數十年的糞便(宿便)。不過,大腸有暫時存放糞便的地方(乙狀結腸),所以會有糞便停留數日的情況。電視或平面廣告的宣傳語「直達腸道」、「﹃腸﹄命百歲」的「腸」,多半是指大腸。

腸子很膽小



很「人味」的內臟器官

擁有大小兩種不同面孔的腸子,各位知道它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嗎?

腸子在身體的中央,密實地繞在肚臍周圍。好比《寺內貫太郎一家》(譯註:日本一九七○年代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描述日本老街一戶三代同堂家庭的生活)中飾演頑固老爸的小林亞星那樣,看起來很有威嚴,其實卻非常膽小、敏感。一點小事就會嚇得皮皮剉(便祕或腹瀉、不斷放屁等異常行動就是最佳證據)。

為了安撫膽小的腸子,有件事很重要,那就是讓自律神經的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

自律神經是整頓體內環境,維持體溫和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等,讓我們過著平常的生活(=維持生命)的神經。它不像運動神經能夠依照自己的意志行動,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種相反的神經組成。

交感神經在運動或緊張、興奮時會變得活絡,副交感神經則是在包含睡眠的休息、放鬆時刻變得活絡。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保持平衡是最理想的狀態。某一方持續高亢的狀態將導致失衡,是造成健康或精神不穩定的原因。

膽小的腸子在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時,蠕動會很穩定。因此,只要我們能夠放鬆,腸子的蠕動就會變得順暢,腸子蠕動順暢,我們就更能放鬆。

容易引發緊張、興奮的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的話,腸子就會變得退縮,無法發揮原本的作用。例如,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看電視、打電玩等,對雙眼造成強烈的刺激,不規律的生活、運動、旅行、重要會議或發表之前、在大眾面前演講等,都是令腸子吃不消的事。腸子超乎我們想像,相當害怕面對緊張或興奮、過度壓力的情況。

為腸子所苦的客人當中,有些人不知道腸子的抗壓性低又膽小,「我都已經為了腸子做了這麼多(它卻絲毫沒改變)……!為什麼?到底是哪裡出問題?」結果對腸子施以更大的壓力,使得腸子的蠕動愈加惡化。這種「我都付出那麼多了」的想法,腸子只覺得是被強迫接受,甚至感到十分困擾,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你和腸子的關係,並非你(宿主)是主角、腸子是配角,而是兩者皆為主角,或是腸子是主角、宿主是配角,這樣的關係才會和諧順利。

腸子認為自己是主角,我們是配角,而且它們深信不疑。腸子是這麼想的:「我們本來就是主角。要是我們(小腸和大腸)不動,宿主連一秒都活不了。可是,宿主卻不把我們看在眼裡,只注意大腦和外表。完全不知道我們是多重要的存在,真是太過分了。」

其實腸子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存在價值和任務有多重要。所以,當自己的價值或評價被貶低、被輕視就會感到不悅。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的身體就是妳的名片!:美麗的體態,關鍵在姿勢!1小時學會5大關鍵部位定位法,妳也能擁有緊實、勻稱、優雅的完美身材!

背部運動



要讓脊椎展現出最佳的姿態,前面得靠腹肌支撐,後面就要看背肌了。所以這章裡面的運動目的都在於強化背肌,此外還要學會脊椎的正確定位,還要懂得拉直它!

循序漸進的運動,一定會帶來改頭換面、煥然一新的感受:訓練背部,絕對能換來年輕飛揚的身形。

此外,更能預防背部常見的多種僵硬不適和酸痛。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疼痛是你最好的心理醫生

疼痛是身體的最佳導師



痛是好的。

聽到一位以減輕疼痛為己任的整骨治療師說出這樣的話,應該會令你感到相當驚訝。然而,我相信疼痛在傳遞訊息,也是強而有力的老師。

疼痛是個機會。疼痛不只表面所見。

每個人都曾感到疼痛。或許你因為舊傷而有揮之不去的痛感,也或者你的痛是身體定期消耗磨損而產生的副產品,也就是慢慢老化的徵象。或許你感覺下背部灼痛、頸部很緊、肩膀痠痛。疼痛可能使你膝蓋痛無法跑步,或是腕隧道症候群讓你打年度報告時惡夢一場。疼痛可能使你持續地吞止痛藥,以便跟慢性頭痛或嚴重生理痛說再見。

疼痛是一個信號,告訴你身體有地方不太對勁。或許你認為脖子扭到是因為去年的那一場車禍、下背緩緩灼痛是一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的結果。但如果你檢視疼痛,真正地仔細瞧瞧,就會慢慢發現更為廣大的某些事物:有關於你的生活、關係、工作、心智狀態的真相。

你會發現,身體不說謊。

你的身體正在對你說話。你感覺到的這些疼痛不適,往往是你沒有處理的內在疼痛的外顯信號。所有的痛,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兼具生理和心理兩面向。因此,當你學會如何面對它、瞭解它、並且放開它之後,所有的痛都能幫你清出一條通往更美好人生的道路。

在東方醫學數千年來持續深入瞭解身心連結之際,西方的專家近年也已證實身體和心智不只是「相連」,根本是合一且相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掃描四十個人的大腦,結果發現,無論是被熱水燙到或看著分手對象的照片,他們的腦都呈現完全一致的模式:腦的次級體感皮質(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和腦島背後側(dorsal posterior insula)註記生理疼痛1。受試者無論是感到皮膚上的灼痛、或感覺情緒上的傷痛,都有完全相同的腦模式出現,你的腦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差異。

幾十年來,整骨治療師和其他醫學專家已注意到,遭受重大創傷的人,更有可能發展出慢性疼痛以及像是纖維肌痛的發炎狀況。這些疼痛之中有許多是從好的變壞的結果:當組織因創傷或意外、或是有病原入侵而經歷劇烈損傷時,身體會釋放出大量的細胞激素。這些自然的化學物質,將免疫細胞帶到疼痛部位並觸發發炎反應,抓出血管裡的液體使其腫脹。白血球細胞聚集在此,幫助加速痊癒。總體來說,這是個非常聰明且有效率的系統。我們的身體就像這樣,真正如奇蹟一般。

當然,這種抵禦外來入侵者的保護反應,目的是要保護身體,而不是傷害身體。然而,如果太常觸發這些反應,無論是受到壓力、不良飲食、未確診的食物過敏、睡眠不足、甚或情緒創傷,都有可能使發炎變成慢性。而這種慢性發炎,被認為在許多危險狀態中扮演關鍵角色,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甚至於自體免疫症狀。如果你不慢下來好好照顧自己,沒有花時間徹底處理和釋放創傷,很久以前因斷腿或小小感染而開始的痛,可能會糾纏數年不走,老化你的身體、損害你的基因、讓你無法享受曾經喜愛的事物,甚至還有可能縮短你的生命。

聽起來很嚇人,不過你還有其他選擇,而這也是能永久解除任何一種疼痛的唯一方法:你必須轉而面對你的疼痛,尋求對它的瞭解,然後學會放開手讓它走。

我不打算騙你——要做到這點確實是需要勇氣。我們沒有人喜歡疼痛,我們都希望能擺脫疼痛。就是現在,立刻馬上。但倘若我們沒有花些時間傾聽疼痛的訊息並從中學習,我們就是冒著延長疼痛並使其加劇的風險。你需要一個計劃幫助你感到安全而勇於挖掘自己的疼痛,能在你的情緒大海起風暴時成為你的救生艇,帶著你航向沒有疼痛的彼岸。這就是「正回饋計劃」的任務:一艘航向沒有疼痛且更健康、更快樂人生的不沉之船。

轉而面對你的疼痛



我從執業過程中瞭解到一個模式:許多人承認自己的生理疼痛,並毫不遲疑地尋求協助。他們以按摩、調整、反射區治療(如腳底按摩)、??骨放鬆或強效藥片來尋求緩解。但如果他們經歷的是情緒傷痛,他們不只是拒絕幫助,甚至還會抗拒真正的感受,盡全力抗拒。

你也是這樣嗎?或許你正因為失去工作或親密友人而哀傷,卻獨自躲在門後難過,絕不與他人分享你的深刻傷痛。或許你已忍受不良關係,極度痛苦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或許你懊悔錯失機會,或者做任何事來避免感到害怕或寂寞;或你必須不斷滑手機,不能有任何一秒感到無聊或害怕獨處。又或者,你睡前必須喝一杯酒、抽一根菸、吃一桶冰淇淋來助眠與阻擋惡夢。

我們可能變得耽溺於這些使人分心的事物,沈溺於阻擋我們真正感受情緒的任何事物,特別是令人傷痛的那些。此外,倘若我們經常地重複這些分心事物到某種程度,它們便會開始自行創造生理上的痛苦結果。

或許你的痛開始於身體受傷,然後很快地進展到情緒方面,或許你的痛是因過度緊張而開始,但為何你要逼得這麼緊呢?是什麼內在或外在的壓力,致使你否認自己的極限?

你因為或大或小的情緒或生理創傷而開始覺得疼痛。但我希望你瞭解的是,情緒傷痛和生理疼痛共享完全相同的腦波與荷爾蒙連鎖反應,這些痛的信號,有把自己嵌入你身體與腦的組織和突觸的力量,而且是長期性的。

或許你希望吞下對老闆的憤怒與怨恨、填補寂寞和無聊的感受、阻擋對未來的恐懼,但是你扛在肩上的整個世界,那些你想逃離的痛苦與恐懼、那麼努力地試圖忽略的一切,都將會找到某一條路徑冒出頭來。此外,如果你不準備承認憤怒的傷痛或勇敢面對你的恐懼,它也會透過肩膀損傷、下背痠痛或頸部疼痛找到一條生理之路現身。

仔細想想你可能正在躲避疼痛的方式:

情緒不好時,你是否瘋狂瞎吃?

你是否靠酒精淹沒情緒?

你是否一整天都在工作、工作、工作,從不願花時間照顧身體,讓自己好好地休息和恢復?

你是否整夜醒著,眼睛直盯著天花板,然後再靠咖啡因撐過明天?

你是否不斷地滑手機,查電子郵件、臉書?手機好像是你的支柱?成癮物?救生圈?

明知運動正是你所需要,卻還逃避不上健身房或瑜珈課程,而且歸咎於背痛或肩膀受傷?

你是否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而遠離陽光與新鮮空氣,把自己隱藏起來?

你是否自我否認活著的欣喜和愉悅,儘管你不確定原因為何?

若是如此,我可以理解。試圖保護自己不感到痛,完全是理所當然。畢竟,誰會想要感覺慢性的肌肉或關節疼痛,更別說是懊悔或心碎帶來的撕扯靈魂的痛?我們把小小的習慣和癮頭如暴飲暴食、飲酒無度、成天工作等當成自我療傷的OK繃,但這些轉移注意力的東西帶給我們的只是暫時的安撫。

抽菸、喝酒、吃有害健康的食物、迴避與人往來,這些不健康的轉移物一旦開始加倍繁殖,只會讓你感覺更糟。你未曾處理過痛的核心源頭,你所做的只有在上面添加更多其他痛的來源!

為了過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生,你需要面對你的痛,並且拋掉心理上的OK繃。你不需要快速地修復,你需要真正的痊癒,從糾纏不休的頭痛到靈魂深處全都獲得療癒。而且,你從現在此刻就可以開始。

我提出的方法能如何幫助?



結構幫助我們感到安全。父母和師長都使用結構來幫助孩子感到平靜,並且學習照顧自己:刷牙、綁鞋帶、梳頭髮。做為成人的我們,認為自己應該讓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即使當生活變得極其混亂,我們還是告訴自己,我們應當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麼。

事實上,生活中充滿了我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的時刻,因此,我們試圖裝模作樣地繞過。不知道方法、以及讓別人發現我們不知道方法的恐慌,可能驅使我們回頭去找那些OK繃。但我發現,若是有了結構,一個清楚、逐步的日常慣例可尋,就能夠幫助你破除這些負面分心事物的掌控。一個清楚的結構,可以幫助你正向習慣,為你打下基礎、讓你得到滋養、並助你成長。結構將你「接下來是什麼」的選擇簡化,幫助你在非常混亂、非常成人生活當中的每一時刻感到安全。

當有了地圖可以依循,你就不必擔憂自己會在疼痛的森林中迷失,找不到方向逃出。就算你有片刻求助於暫時的轉移事物,例如偷抽根菸或在雞尾酒會喝上好幾杯,但你永遠都能簡單地藉由這些方法,返回健康的正軌,再也不必被疼痛驚嚇。

藉由正向回饋,我將教導你一個內含簡單的日常慣例、活動技巧、菜單設計和想法練習的循序漸進計劃,引導你走向解除疼痛的最安全、最有效之道。請把我想像成透過這本書的每一頁內容,牽著你的手、陪你走過這三步驟的歷程。我們將一起有系統地辨認及反思在你生命中造成痛的模式,幫助你放下對你不再有用的事物,並且發展成為全然嶄新、活力且無痛的生活方式。這個計劃的目的是希望降低任何造成痛的發炎、提高你的循環與血氧飽和,並且釋放堆積在你的器官和組織裡的廢物。在正回饋計畫的最後,你會發展出一個飲食、活動、冥想與自我照顧的架構,讓你能一直感到安全、強壯,並且帶著你度過接下來的人生。

進行計劃的兩週之後,你將會開始剷除多餘的體重、恢復皮膚的潔淨、釋出卡在腦中和身體組織的毒素,並且重獲鮮活的能量與永恆的美麗。到了第三週的最後,隨著你設計完整的激勵人心、提振心靈且可以實現的道路,通往你最深刻感受的夢想,你也將學到幫助自己勇敢探索核心認同與熱情的整個歷程。

你將會進階為全面地正向生活、接受自己還在學習中、瞭解自己或許會再次誤闖疼痛的森林,但卻依然感到安全,因為你擁有地圖能引導你再次回頭。

在接下來的內容,我將與你分享數年來用於患者的這個方法,對象包括從職業婦女到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從英國皇室成員、好萊塢演員到國際重要人士和十歲小女孩。他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生命裡的不同時刻,都處於某一種類型的痛。有些痛是生理上的,有些則是情緒上的。有些急性、有些慢性。某些患者曾選擇忽略,但最終還是決定勇敢面對。透過我的引導與他們自己專注的努力,所有人都學會瞭解,然後溫和地從自己的痛苦中掙脫而出。他們藉由深入瞭解我們共有的先天生物化學系統,也稱為正回饋的自然機制,漸漸地認識更深一層的自己。

找出返回身體的方法



所以,為什麼你會落入負回饋呢?究竟為什麼你在一開始會放棄正回饋呢?

某種程度,你可以責怪自己的內在線路配置。人類生來就帶有確保我們記得負面經驗的先天設定。雖然演化安裝了這種拒絕習慣,幫助我們為最糟的情況預做準備,且免於重複錯誤,但不幸的是,這種習慣也使我們預先傾向於留在負面的思考和跳進負面的結論。當我們沮喪的時候,這種傾向便會進一步加重,使我們被困在痛苦的想法和感覺當中。這些負面想法,接著為負回饋創造出肥沃的土壤。

麻煩的是,這些長壽的心智習慣會觸發恐懼並留下神經化學殘留:類澱粉斑、壓力荷爾蒙和發炎細胞激素,使得疼痛一直存在。因此消極負面也會持續存在。

或許現在的你發現自己就是這樣:甚至沒有意識到你正在這麼做,你在緊抓著造成痛苦和苦難的負回饋模式,因為那是你唯一知道的方法2。

當你緊抓著你的痛或停留在舊模式的舒適懷抱時,你就是「活在負面裡」。悲觀會使身體更加負面,因為幾乎你所做的每個自我照顧的選擇,選擇吃的食物、時間的用法、周遭的朋友,都無意識地試圖把痛隱藏起來。你的身體必須處理的東西很多,但長久以來都被負面選擇給哽到幾乎窒息。你的身體一直在掙扎著想恢復均衡,但是痛還是不斷地升起。除非你有準備,否則很難聽見疼痛的聲音。

一旦鼓起勇氣面對,你就能開始感受到你的痛,加以解決,然後放下它。開啟這個過程的首要行動,就是踏入正回饋的第一步。

我已看過太多人被負回饋拖垮,遠離喜悅。我十分瞭解如果你待在這個狀態太久,終將影響身體器官,造成身體內部不和諧。很多時候,患者來找我時跟我說才剛剛看過醫生,對方用臨床術語解釋她的狀況。醫生會談論預後、藥物治療和檢驗,但從未跟她談論她的情緒、她的過去,以及痛從何處開始。如果沒有考慮到痛的核心原因,你永遠都只能治療症狀,卻無法接近問題的根源,更遑論加以解決。

或許你需要一點鼓勵,來讓你面對內心最深處的魔鬼。但轉變開始於領悟:情緒本身就是生命的常態,沒有好、也沒有壞。你的憤怒或挫折,能激勵你做出重大的正向生活改變:一份新的工作、新的關係、面對舊恐懼的新勇氣。與其讓情緒痛苦支配生活,倒不如學習如何將它應用在更美好人生的指引明燈。

當你能面對你的痛,承認它,並加以釋放,你不但不會變弱,還會比過去更堅強。你做出的每個選擇,讓自己感到更強壯、更性感、更生氣勃勃。你對於自身的處境更感安全,因為你為自己提供了安全感,重新連上了你的身體和靈魂。

正回饋是種潔淨、喜悅、毫不費力的狀態,在其中的你,是因為自己想要、因為感覺很棒而照顧自己。你吃進新鮮美味的食物,並且讓你的身體以優雅、流動、活力充沛的方式活動。你的皮膚潔淨光滑。你的眼睛神采奕奕。你的頭髮光澤閃耀。生命使你讚嘆不已,你等不及要煮頓美味的一餐、做愛、跳舞或跑步,你覺得自己好像在飛。你四周的能量全都是開心與明亮。你感到滿足與平和,而且對未來充滿樂觀。

或許你正受困於消極負面裡,所以這種散發光彩的健康似乎像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請瞭解這點:想重新發覺正回饋,你無須立刻改變整個心智或整個身體。你只要做一些改變:如何吃、如何動、如何放鬆,就能讓整個世界有所不同。雖然可能需要花些努力來擺脫一直以來負載的負面能量,但是不必花很多時間。你只需要參閱已經清楚標記如何走出森林的正回饋地圖。從你開始的第一個早晨,只要少少幾步,就能讓你好好走上前往正向的道路。

你的身體此刻在說著什麼故事?

你希望說什麼樣的故事?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以重拾「違禁品」嗎?

如果願意的話,頭痛控制維持四個月以上的人可以一次實驗一項潛在刺激。如果頭痛復發,答案就很清楚了──避之則吉;相反的,若無礙於頭痛控制,則代表彼此能相安無事。

一次試一種食物



重拾飲食刺激最好的方式,是挑一個你最饞的食物,花一個禮拜每天試吃,很快就頭痛的話就不用繼續試,記住實驗結果,並繼續下一個項目;如果一個禮拜過去頭都不痛,那麼也許你們能和平共處──至少對當週攝取的量及未受額外刺激的情況下是如此。

這個實驗背後的道理有兩個:首先,可以觀察攝取之日一到兩天後的推延飲食刺激,換言之,再次接觸飲食刺激後若會頭痛,用一週的時間便足以讓它露出馬腳。第二,其他刺激的水準在這一週會變化,比較能清楚看出你的耐受度,而非只是因為你當天的狀況良好(剛好沒那麼容易頭痛)或不好(生理期來、壓力大、睡不好、天氣變化)。

這樣吃「違禁品」,避免頭痛復發



要注意的是,重拾特定飲食品項且一陣子安然無事,不代表它不會促成頭痛復發,這情況背後有兩種可能:也許你重拾了過量的刺激,導致總體刺激值再度越過門檻──你攝取的數量漸增或間隔變短,沒有一開始那麼小心(記住飲食刺激跟量有關,愈多愈糟)。此外,也可能是你額外加入了某些其他的刺激,像是壓力大或荷爾蒙變化。無論原因為何,你可以小心排除可避免的刺激以降低整體刺激值──譬如你重拾的特定餐飲和藥物,重新把頭痛控制住。

刺激迴避可以逐日微調,若你起床時頭昏沉沉的,當天最好別亂吃東西──狀況不好時最好別想碰運氣。你可能會注意到,飲食刺激在一天當中的某些時段沒影響,但在其他時間就會出問題,例如在晚上喝酒無妨,白天喝就出問題──炎炎夏日到戶外更嚴重。鑑於不可免的經常性刺激,像生理期來、天氣變差或搭乘飛機,你可能猜得出自己容易頭痛的時間,這些日子要更小心遠離可避免的刺激(另一方面,當你前往法國、義大利或其他遠離工作壓力的地方度假時,心情很輕鬆,就算盡興享用紅酒、起司、剛出爐的麵包或巧克力,也可能不會頭痛)。

長遠看來,刺激迴避的程度可視頭痛控制的需求自行調整,重點是在頭痛負擔以及刺激迴避的麻煩之間做取捨,決定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病是什麼?



無論你得了感冒或心臟要開刀,其中必定涉及身體、情緒、靈性三方面。在生理上,疾病代表身體不平衡,是破壞身體正常運作的「不適」狀態。在情緒上,疾病的表徵可能是憂鬱、恐慌或其他精神症狀。我從病人身上得知,把生理和情緒分得一清二楚是徒勞無功的,因為這兩者在任何疾病都是密切相關的。









為加速療癒,請努力放掉恐懼。在探討臣服如何加速療癒之際,我也要各位認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這可以幫助你保持正面態度,不妨害療癒的進展。

疾病不是:

? 懲罰。

? 為人不好或靈性不足的表徵。

? 折磨或怨恨自己的藉口。

? 感到羞慚的原因。

? 放棄或關閉心扉的理由。

? 上帝不存在的證明。

基本上,療癒的基礎在慈悲。你不見得每次都辦得到,但是重點在於不斷朝此目標前進,不放棄嘗試。正如那句老話:「天助自助。」即便你從未好好照顧健康,疾病是你除舊布新,養成好習慣的機會:好好吃飯、戒菸、不酗酒、運動、靜心、傾聽身體的訊號、活在當下。

我相信生而為人的目的,就是不論有沒有被診斷出疾病,都要療癒自己。生病時感到害怕、孤單、難過是自然反應,而臣服則是不讓負面情緒控制你的慈悲功課,需要持續的做。

疾病要求你愛自己、愛身體,愛到超乎你能想像的程度。器官如果生病了,請把它當作受傷的朋友對待,不要看成是背叛你的敵人。

一旦健康受到挑戰,或不論怎麼做,痛苦就是無法減輕,此時要愛自己的身體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下這種結論並不正確。其實,只有我們應付得了的事才會降臨到我們身上。我承認,這個概念或許很難接受,更不用說向它臣服,可是長期來看,當你建立信心,也看到自己具有適應和成長能力的證據,就會愈來愈明白這道理是對的。

臣服是與病痛和諧相處,不是抗拒。抗拒可能加大痛苦,順著病徵流動則會減輕痛苦。臣服可以使你不遠離自身的光亮,並將疾病視為與更大的心和光連接的通道。

療癒完全與流動和勇氣有關。它是相信自己和自體的再生能力。中國諺語說,危機就是轉機。希望各位藉此機會,找到你原本不知道自己擁有的真正力量。如果你所愛的人生病了,你也可以協助他找到他本身的力量。讓病痛昇華你的心,而不是限制你這個人。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止身體生鏽,多吃牡蠣和五類蔬果

氧化作用,是身體的三大隱性殺手之一,用比較簡易的方式解釋,就是人體內出現了生鏽的狀況。

拿個簡單的例子來比喻,就算再堅硬的鐵塊,長時間暴露在外,也會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鐵鏽,結構變得脆弱易碎。這樣的化學反應,就稱作氧化。

而人體會攝取食物中的醣類(葡萄糖)與脂肪,與外來的氧氣產生燃燒反應,形成充足的熱量,以維持身體機能運作正常。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 就是所謂的活性氧。

活性氧會使構成細胞的脂肪等結構產生氧化作用,破壞原有的結構,造成細胞死亡,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也就是說,活性氧會使身體出現生鏽的狀況。不過,確實有方法能夠抑制生鏽的進行速度。

減少體內活性氧,增加酵素生成

活性氧是體內生成熱量時,必定會產生的物質。但同時,身體也能夠生成將活性氧,轉變為毒性較低的SOD等酵素(Super Oxide 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就像腳踏車的齒輪和鍊條,需要上油防鏽一樣,我們的體內也會有類似的防護工程。

年輕時期,體內的酵素量充足,但隨著年紀漸長,大約在容易發胖的四十歲前後,就必須盡量減少酵素的消耗,並且適度補充。

能減少體內活性氧的酵素,主要是以蛋白質為原料,此外包括鋅、銅、錳, 也都能協助酵素的生成。日常生活中,必須多留意補充這類營養素。

若由於高溫出汗、食慾不佳,體內的鋅量會更明顯的下降,因此在三餐飲食中,可以多補充牡蠣、使用全麥麵粉製成的食品,其他像玄米、黑麥麵包、粗燕麥片、堅果類等等,也都是鋅營養素的優質來源。

哪些食材能助眠、又回春?



大部分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身體也隨之有一定的生理規律。這就是所謂的睡眠、覺醒節律。身體會配合這個節奏,將夜晚視為休息時間,白天則是活動時間。如果熬夜進行任何活動,直到凌晨甚至是早上才就寢,就會打亂人體的睡眠、覺醒節律, 而變得難以入睡,或是睡眠品質低落。

人體內形成睡眠、覺醒節律的其中一項重要物質,就是血清素。

血清素是腦內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在照射陽光、運動時都會加速分泌。而一到光線較暗的地方,血清素就會逐漸轉變為睡眠賀爾蒙──褪黑激素。

而影響血清素運作的最大原因,就是生活中的壓力。當人感受到壓力,會使血清素的作用降低,進而妨礙睡眠的品質。有些人很可能會因此罹患睡眠障礙,甚至引發憂鬱症傾向。

為了達到助眠以及回春的目標,除了白天晒晒太陽,適時抒解壓力,也請多攝取一些能促進血清素分泌的食物。

週末睡眠法,給週末捨不得睡的人



在前面的章節提過,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個生理時鐘。雖說是時鐘,但人體跟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鐘不同,生理時鐘一天有二十五個小時(因人而異),每天不斷運作。因此,我們才必須早上照射到陽光,透過眼部視覺神經感知到光線,好讓生理時鐘與二十四小時的實際生活進行對時。

其實,主要掌管睡眠賀爾蒙褪黑激素的,也正是這個生理時鐘。所以就算是假日早上,也該在平常的時間起床,並出門活動、沐浴在太陽光下,以調節體內的生理時鐘。如果早上七點起床,照射過太陽光之後,還覺得睡不夠,可以在下午小憩個二十分鐘。

假如假日的起床時間早晚不定,褪黑激素就無法正常運作,也無法調整正常的睡眠、覺醒節律了。

此外,如果前一天很晚才睡,早上仍按照平常的時間起床,這樣一整天可能會感覺昏昏沉沉的。要是午睡又不小心睡得太久,晚上很可能會睡不著,這點也請特別留意。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勝乳癌:從末期癌症到康復的奇蹟之路

向Miss癌宣戰了



其實真正的病苦也許沒有「恐懼」來得可怕,真的使人變得脆弱的是恐懼的心,之後才是病苦的摧殘。然而,一開始你總是無法逃離「恐懼」,它總是會無聲無息之中,將你侵蝕殆盡,它讓你六神無主、讓你兵荒馬亂,甚至於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讓人完全豎起白旗。若是要打一場光榮的生命戰役,首先要學會認識,讓人不安的「恐懼」這個敵人,陪伴的家人也得一起學習面對這樣的「恐懼」。恐懼乃人之常情,既然逃避不了,就要認識它,看清楚自己內容的恐懼,瞭解了「恐懼」這心魔是怎樣無時無刻在你的內心襲擊著,瞭解恐懼是如何一點一滴地消磨掉你的生存意志。癌症病魔不只是要奪走你存有的肉體,它更要消滅你的求生意志,真能能被摧毀的是心,而不只是肉身。為此除了外在的治療,更艱難的是內心面對生死的勇氣,你得時時觀察心念的種種變化,千萬別掉入消沉的無底深淵。(兒子)

人之最

關心是最真摰的問候。我無法接受罹癌的事實,同學姈姈很關心的陪著我,找尋乳癌權威醫生作再度的確認。乳房X光攝影。抽血。切片。。。。噢!我感覺好累。。。我倆坐在紫藤瓜蔓下休息喝水,默默相對,此時無聲勝有聲,午後時刻我們揮手各自歸途。謝謝姈姈相陪。回家的路突然變得那麼遙遠,那麼遙遠,我似乎走不動了。

母親手記 2008.05.08


我們得知了癌症的宣判,和一般人一樣是茫然與無助,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才好,原本的生活很也因此被打亂了步調,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一開始大家都會急著尋找許多祕方與藥物的治療,聽說什麼很有療效,就急病亂投醫。心慌亂了!一切也都亂了!就像是溺水的人,慌忙地想緊緊抓住什麼似的。但是越是想抓緊,反而溺的更深了,因為意識中佈滿著「害怕和恐懼」。癌症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也許我們就是習慣自己嚇自己。(兒子)

問神卜卦

鄰人善意指點,下午匆忙跑去問神卜卦指示迷津,脆弱的心靈頓時失去了依靠。恐懼造成慌亂,就像處理一團被攪亂的絲線一樣,找不到線頭,結果是越結越緊,莫可奈何。兒子對初診醫生的果斷充滿信心,商討的最後毅然畫下了句點。於是我屈服於現實,不再奔波,因為我疲憊不堪,無法言喻。

母親手記2008.05.09


醫院熱忱的感召

今天開始接受化療,預計半年後再做切除手術。為了心血管的安全及避免副作用的後遺症,醫生建議採用自費的微脂体小紅莓奈米新劑,每三個星期為一個療程,共須治療六個療程。突然間我覺得我們常常欣羨與渴求的名利、福祿、權位都有定數的,生老病死、旦夕禍福冥冥之中似乎早已安排好了,不必強求。一般人的醫療是斷斷續續的繳費,而我卻一次就要繳清,不可延宕,從此淪陷殘酷而現實的多事之秋。

母親手記 2008.05.14


也不知道選擇進行化療是不是一個好的決定?我心中充滿著問號?醫師說要先透過化療控制癌細胞,然後再割除癌腫瘤。當初對化學治療過程都不是很懂的我們,以為這是最快醫治的解決方式,所以心想既然要做治療,就不要猶豫不決,以免誤了時機。但,老實說,我心中並不知道這樣的治療方式到底適不適合年邁的母親?也許只是為了求得心安,就只好那麼做,但我一直在想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式呢?畢竟陪伴母親做完六次化療之後,我才知道化學治療過程對身心的折磨已經超出了我們最初的想像,一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有很多癌症病友在經過這一番摧殘下,其實是撐不下去的,治療的過程中已經失去了生命元氣,那對整個身體真的是很傷的。甚至於至今我仍然沒有把握,如果我們要再重來一次,是否還有當初那樣的勇氣和意志。(兒子)

宣戰開始



一星期後(5月22日),我必須回診抽血檢驗白血球指數,如白血球遭受破壞,必須再自費補充白血球,才擁有體能和癌細胞強力對抗。打從號角聲響,我就很清楚的提醒自己,務必堅強的去面對,時而叮嚀自己保有充分的体力應戰,我不能被打倒;也不能讓孩子承擔這麼龐大的經濟與精神壓力。

短兵相接,思索這些日子來,心力交瘁,無所適從。希望是止痛劑,期待是麻醉劑,快刀斬亂麻給自己一點生存空間,將身體交給醫生,把命運移送給老天爺,我將全心全意放下它,輕鬆自在的調整自己,和Miss癌(是癌小姐,擬人化的癌小姐)亦敵亦友囉!

母親手記2008.05.15


我會打一場漂亮的聖戰

今天抽血檢驗輕易的過關,醫生很驚訝白血球美麗的數字。同學每月福華聚會,經常閒聊健康狀況,一下子更年期口乾舌燥。一下子又晚上無法入眠。半夜冒汗。膝蓋酸痛……等等,老人衰弱的前兆,我尚未能體會箇中的隱憂,長久以來我始終在這五位聚首中蟬聯健康寶貝的寶座,神采奕奕。

可不是嗎?白血球指數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看了看診療室的病友,一個個包紮著頭巾,蒼白的臉龐,雙眼呆滯,毫無精神的痛苦模樣,令人觸目驚心。相較之下,我根本不像一個病人,我一定會很快就好起來的。

母親手記2008.05.22


平安就好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蓬勃發展,生態結構急速的變化,人類價值觀也隨著環境的隔異而混淆不清,101大商區逛了一圈,孤兒院、安養院走了一回,醫院急診室?了一下,三千大千世界,如夢如幻,是有是空?到底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要什麼?


錢多錢少,常有就好

人醜人俊,順眼就好

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家窮家富,和氣就好

誰對誰錯,理解就好

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效果驚人!1:1逆齡步行法:一週一小時、只用一成力氣,根除九成健康危機!

別被你的椅子殺死



我先以一份研究數據加以說明。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經分析 超過二十二萬兩千名、年過四十五歲者的相關資料,調查他們「一天坐在 椅子上的總時間」與「健康狀態」的關係。

結果發現,將一天坐在椅子上的總時數未滿四小時,與超過十一小 時的人對照,後者在三年內死亡的風險比前者高出四○%。即使是一天坐 在椅子上八至十一小時的人,死亡風險也比未滿四小時者高出一五%。

此外,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則以六萬三千名、四十五 到六十五歲的男性為對象,同樣調查了「一天坐下的時間總長」與「健康 狀態」。

結果得知,相較於一天坐著未滿四小時的人,一天坐超過四小時者 罹患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較高。光是看這些數據便能明白,坐在椅子上的時間愈長,等同於愈少使 用抗重力肌的人,健康愈容易受到損害。同時可以想見,這也是造成大腦 機能衰退的要素之一。

不用健身、打球,大腦重返年輕的方法是?



想要大腦運作更活躍,必須刻意提醒自己常去使用抗重力肌。簡單來 說,就是養成多多運動抗重力肌的習慣。

大腦做出「運動」的指令後,會經由大腦↓脊髓↓神經↓肌肉的路徑 傳導。運動肌肉後,又會循相同路徑反過來刺激大腦。這樣的刺激具有促 進大腦覺醒的作用,所以又稱為「覺醒訊號」。

運動身體能令腦袋清醒、感覺神清氣爽,是因為大腦接收了上述的 覺醒訊號,進而活化大腦運作的緣故。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早晨起 床、或是工作疲倦時,只要大大地伸個懶腰,昏沉的頭腦就能變得比較清 楚,重振精神。

其實,這就是背部或腹部的肌肉,正在對大腦傳送覺醒訊號的關係。

那麼,活化大腦運作最適合的運動是什麼呢?

一提到活動肌肉,大家最常想到的就是運動鍛鍊肌肉、健身做重量 訓練吧?事實上,鍛鍊肌肉對活化大腦運作的效果並不大,文後我將深入 說明。

此外,連結腦部與身體的神經迴路會愈鍛鍊愈粗。當神經迴路變得愈 粗,從腦部下達的指令和從肌肉回傳給大腦的覺醒訊號,都能傳導得更 快、更強。所以,反覆鍛鍊抗重力肌,給予腦部強烈的刺激,確實能夠引 發活化大腦的能力。

可是,以鍛鍊肌肉為目的的重量訓練,對肌肉來說負擔太大,是很 難長時間持續運動。因此,能夠有效讓大腦重返年輕的運動,必須對肌肉的負擔更輕,又能長時間反覆進行。

而深蹲或仰臥起坐、鍛鍊背肌等運動,幾乎都是「只針對大腿肌肉」 或「只針對腹部或背部肌肉」等部位,運動到的抗重力肌只是局部,並非 有效率的做法。

不過,我也不建議靠打棒球、踢足球、打網球等運動來活動肌肉。一 如第三十六頁圖 的說明,我們的身體是藉著左右兩條對稱的抗重力肌支 撐,才取得平衡。

而上述運動在進行時,多半只使用單邊慣用手或慣用腳,我認為與 其做這樣的運動,不如選擇能左右對稱運動肌肉的方式。

打坐──全身肌肉都用得到



自古以來便有一種鍛鍊精神(大腦)的方法,能夠滿足上述提及的所 有條件,那就是打坐。或許你會想:「打坐只是坐著,哪稱得上運動!」 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姿勢正確,打坐就是一種能用到抗重力肌的有效 運動。

我會建議打坐時,在臀部下方墊一層較高的坐墊(使用打坐專用坐墊 會更好),盤起雙腳,讓坐骨(Ischium)與雙膝取得三點平衡,牢牢支撐 身體。

只要實際試看看,一定會感到腹部和背部、大腿的肌肉呈現緊繃。因 此,許多人在體驗打坐時,即使只進行短短十五至二十分鐘,就會開始感到肌肉痠痛。換句話說,持續打坐能大量刺激抗重力肌,活化腦部的效能 就值得期待了。

不過,想要學會高明的打坐方式,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禪修。若是運 用肌肉的方法錯誤,就無法充分鍛鍊到抗重力肌。此外,身體長時間維持 不動是很難受的事,一旦覺得麻煩而中途放棄,便失去意義了。但是若不 常動用抗重力肌,肌肉連結大腦的神經迴路很快就會變細。

步行速度愈慢,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愈高?



那麼,想要有效鍛鍊抗重力肌和大腦,效果最好的運動是什麼呢?

答案是──走路。步行運動能左右均衡地牽動全身肌肉,並且長時間 地持續進行。不過,若什麼都不想,只是拖拖拉拉地走路,還是無法運動 到抗重力肌。所以,想要運動到抗重力肌,重點在於步伐,請邁開大步行 走吧!

一旦跨大步伐,不只會使用到下半身的肌肉,連上半身肌肉都會獲 得充分運動。如此一來,全身的抗重力肌都能獲得刺激。於是,抗重力肌 對大腦傳送強烈的覺醒訊號,大腦就會愈來愈靈活(參見下頁圖 )。

此外,當我們一邁開大步走路,速度必然會加快,而走路速度一加 快,抗重力肌就能充分受到鍛鍊。

針對走路速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 所,曾分別以東京都小金井市和秋田縣南外村(現已更名為大仙市南外地區)、六十五歲以上居民為取樣對象,進行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步行速 度愈慢的人,有愈早過世的風險,其中尤以罹患心血管疾病而過世的風險 最高。(參見下頁圖 )

美國波士頓醫療中心也曾針對兩千四百名、六十二歲人士進行其步 行速度、握力與認知機能的檢查。結果發現,和步行速度較快的人相比,步行速度較緩慢者發生失智 症狀的機率是前者的一?五倍。

由以上兩項研究結果亦可得知,步行速度與大腦和身體的健康程度 有很大的關係。

走得愈多,腦部逆齡血清素分泌愈多



步行,不只能讓抗重力肌對大腦傳送覺醒訊號,還能有效增加提振 腦部活力的物質。該物質稱為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種在腦內發揮作 用的神經傳導物質,能有效刺激、促進腦部覺醒的機能,具有令人神清氣 爽的作用。

相反地,當體內血清素不足時,人們很容易陷入焦慮煩躁、沮喪灰 心等不安的情緒中,心情容易變得消極,做事提不起幹勁。

現代人在不規律的生活作息、背負許多壓力的情況下,往往容易發 生血清素不足的現象。想增加腦部運作不可或缺的血清素,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 以一定的節奏來運動身體。簡單來說,走路就可以達到促進血清素分泌的效果。

若是想利用步行運動促進血清素分泌,我建議可以稍微加快腳步。其 中最令人高興的是,當血清素增加了,抗重力肌就會得到強化,隨之而來 的好處就是活化腦部功能。

腦部血流量提升十倍!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大腦全年無休地為我們工 作,是全身上下需要最多氧氣的器官。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一?四公斤,但 大腦消耗的氧氣卻占了全身耗氧量的二五%左右。

若什麼運動都不做,心肺功能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年衰弱,身體 吸收氧氣的力量也會跟著衰退。換句話說,送往腦部的氧氣會愈來愈少。 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腦部運作能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就是氧氣不足。

反過來說,只要運送大量的氧氣到腦部,就能提升大腦機能。而想要 運送大量氧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氧運動。其中,尤以邁開大步走路的 步行運動,最適合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隨時隨地都能開始,想要長時間維 持並不困難。

只要養成步行習慣,持續有氧運動,就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腦部 攝取的氧氣量。此外,邁開大步行走時,流向大腦的血流量會增加十倍, 為大腦運來大量氧氣。大腦獲得充分的氧氣供給,就能精神奕奕地為我們 工作了。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脈的禮讚

中醫把脈與西醫診斷的異同

第一妙 手指把脈比冰冷的聽診器更溫暖



西醫用聽診器,中醫用三根手指,聽診器可以聽聲音,但是人體生病不一定會有聲音的改變,西醫以急診科、內科、胸腔內科、心臟內科跟小兒科最喜戴聽診器。因為它是個可以立即去執行的儀器,在某個程度上是在做與病人之間的連結。「聽一下」這個動作會讓病人覺得溫馨,但這樣的溫馨是透過一個機器。

中醫把脈可以學習西醫聽診器的功能,做為醫者跟病人的連結。西醫訓練裡要求先用手搓溫聽診器,才可以放在病人身上,因為放下去是一個冰冷的東西,尤其是小孩子會怕,所以小兒科醫師的聽診器上都掛一個玩偶,就是因為聽診器太冰冷。在醫療時,建立連結(link)會讓人感覺很是不一樣。

但聽診器有其侷限,比如傷口,你不能去聽這個傷口血流多少。但有些醫生,就算病人是傷口感染引起的發燒,他也還會去聽診,因為他在做與病人間的連結。我們以手指頭的肉身做把脈這個動作是超越聽診器的,只是很多現代的中醫師沒有在把脈的時候讓人感到那是一個連結。這是一個可直接接觸病人的連結,也能超越聽診器能夠看到的。很多人沒有體會這點,以至於把脈反而變成一種技術。融入新精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融入西醫的儀器。如果你會用聽診器,又會把脈,無形中提高病人對你的取信空間,診療效果會更好,路也會變得更寬廣。

第二妙 把脈是媲美高科技儀器的低成本檢查



常見的核磁共振(MRI)很吵、昂貴,限制多又讓病人不舒服。首先它需要有個獨立空間才能做,檢查前病人先換衣服,獨自被隔離在冷冽的空間裡,醫師用麥克風跟病人說話,過程中嗡嗡作響,感覺不太舒服。它或許是精密的影像學儀器,但醫療費用卻遠高於無需額外使用儀器的中醫把脈。在醫療費用日漸高漲的時代,把脈是醫療體系中難得的低成本診斷項目。具備現代內涵的把脈可以很仔細,辨識出一些臟相的變化,同樣能達到目的,不但使病人免於忍受檢查過程中的噪音、不適或畏懼感,也能節省荷包與醫療體系的支出。

第三妙把脈當下立判,零時間落差



檢驗資料是需要花時間等待的。以抽血為例,少則數分鐘,多則數周。抽血檢查大家都有經驗,也是比較冰冷的過程。其實這個冰冷感不只是聽診器跟核磁共振。有的醫生都只看抽血報告,卻鮮少看病人,病人回診時,都會看到醫生一直盯著上次抽血的報告,鮮少有眼神互動,這已經抽離病人的感受了。抽血當下跟醫生看報告之間會有一個時間差,等於是用有時間差的資料來判別身體的好壞,這是實際狀況,不表示它不好,只是在說明把脈在時效上零落差的優點。我在教學與臨床上,經常強調把脈不能像在看數據、讀資料,必須看著病人,更不能抽離最重要的,「人」的因素。

第四妙 把脈與體檢異曲同工



許多人做過金額高昂的體檢,在經歷超音波、抽血跟大腸鏡等檢查與在許多次專科檢查後,需要過一些日子才能看到報告,有時也要等醫師匯集了報告後才能知道結果,同樣前後時點以及各科分科的時間差。接著,醫師還是在看數據不看人。

把脈可以聽到身體細微的變化又能做到跟病人身體互相的連結。如果能做到像體檢一樣,並且達到時間的同步性,這便是融入新的精神。不用花大錢,醫生也不只緊盯檢驗報告,還看到比抽血報告更多的資訊,不抽離關照病人的概念。我們談脈學新解,不是要否定或取代新儀器,而是要更豐富儀器的精神。因為儀器與把脈在某個程度是一樣的。我們不會去否定近代才有的這些工具。這些工具出來以後,因為具有一些不圓滿,所以我們需要把脈。把脈可以做到類似儀器一般的功能,這就是我們將把脈融入新精神的一個概念。

第五妙 把脈能綜觀五臟六腑



現代診脈以獨取寸口為主流,從寸口便能瞭解人體五臟六腑、氣血生理的變化。當病人求醫的主訴雖然只是咳嗽,醫者把脈可能同時發現病人的腎虛證,找出更深層的病根再加以治本。寸口是相當容易觸診的部位,除了其易於接近,還有部位一致性,鮮少有特異性、病氣可循等諸多優點(獨取寸口之理將陸續在本書各章節闡述)。把脈具有見微知著,觀察全身變化的特性。

第六妙 把脈照顧病人的身心靈



我講的把脈比較宏觀,它是指把脈這個單一動作,就是一套望、聞、問、切對照主訴的體系。在這裡,醫師不只注意病人身體上的問題,還要觀照他身、心、靈的狀況。一個人的身心靈同時治療,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全人治療」。現在西醫的分科過細,例如病人去看腸胃科,醫生如果覺得病人心靈上有問題、睡不著、有恐懼症,便轉診給精神科;如果精神科覺得可能月經有問題,也許就幫忙掛婦產科去做超音波,結果病人就在各科轉來轉去。

其實科別是人類在區分,如果你把脈精準,知道問題的根本,對病人是很大的幫忙。這就是把脈的精神,但它並非瞬間能成就的功夫。如果沒有這個精神,把脈當成技藝,比如只會看肝病的脈,路可能不會走得寬廣。前面提到的聽診器、核磁共振、抽血檢驗等是融入新精神,而把脈朝向身、心、靈全人治療,是再進一步對自我的期許。

第七妙 把脈減少病人的折磨



當西醫說:「下禮拜來看報告」,中醫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把脈精準,立即知道病因、病機,時間的因素便能克服,病人便能免受一周的折磨。西醫有許多檢查從約時間開始,還需要數道準備程序才能執行,最後才是等待下次看報告,可能要另外約時間,這對病人來說早已是超過一周的身心折磨。把脈功力好的中醫當下綜觀五臟六腑,對生理病理心中了然,即時判斷並診治,不必像西醫一樣請病人等待,又能兼顧病人的身心靈狀況,時間上無縫接軌,相當友善病人。

第八妙 把脈不是算命



社會對中醫師把脈的看法是什麼?門診經常會有許多病人二話不說,坐下來就手伸出來,要醫師把脈,也不說他哪裡不適。我不會配合這種期待,因為這脫離了四診合參的辨證論治。醫師還是要先跟病人問診,否則就不是在做辨證論治,而是在算命。

中醫開宗明義講辨證,是從主訴慢慢來,望、聞、問、切循序漸進,把脈放在最後面,目的在確認。但社會對把脈醫師的期待不一定正確,這些期待可能是來自錯覺,也可能是錯誤。有時候醫師看到有這個脈,進而問他有沒有這個證。本來可能只是在試探病人,但是病人卻錯覺醫師很厲害,社會上有這種風氣。

身為醫生,自己不能有錯覺,或陶醉在自己很厲害,不然學習就會打折。醫師要學習自我反省,不去否定或批判現有的東西,但是也不能太自滿或自傲,這樣會阻礙進步。在社會風氣的引導下,把脈很可能被神格化,很多人也會把自己的把脈神格化,那麼進步就會停頓,甚至會退步,而且常常會做出過於自信的判斷,最後吃到苦頭。

台灣中醫界就有大師級人物犯這個錯。如果真的猜對或講對也不要自滿,要謙卑地把功勞歸給別人或別的因素。如果功勞全歸給自己,那很容易被這樣的社會風氣牽著走。我認為把脈有很多神奇之處,但這樣的神奇容易造成誤解。誤解一方面可能來自病人的錯誤認知,一方面也可能是醫者的自我陶醉。自我陶醉心一起,就會有偏差(bias)出來,用偏差值來解釋它的療效、解釋看到的結果,心就沒有澄清,診斷出現偏誤的機率很大。

第九妙 每一次把脈都是交流互動



把脈在初期是確認與診斷,這是我們的基本功,所以在初期有點像抽血檢驗跟核磁共振。但是把脈精進的時候,就是醫者跟病人的交流跟互動,某個程度就像磁場中引導醫者跟宇宙氣場的電流,也像針灸針下去穴道的感覺一般。這個階段有一些想像的空間,實際上是層次上的差別。簡言之,每一次的把脈都是一種交流,它可以是很淺層的交流,也可以是醫師跟病人之間的互動,我們在「第八章:脈的呼吸感傳」會繼續深談。不管怎麼說,這種互動絕對超越冷冰冰的數據跟昂貴的儀器。

第十妙 把脈的玄妙想像空間



把脈通常是一個互動、互信的交流,醫者在詮釋上可以有玄妙的想像空間。當病人焦慮地來找醫師看病,醫者可以講出有彈性,不必完全精確的答案,例如中醫師可以說,「把脈看一下,關脈滿有力,正氣還夠,暫時不會有事。」西醫則是硬梆梆的,同樣的情況也許就會說「依據統計,五年存活率是百分之一。」病人信任醫師,他認為醫師是根據把脈下的判斷。即使病人進步只有一分,但經醫師權宜後可以講到讓病人感覺有十分。西醫沒有把脈的彈性空間,但中醫師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也讓病人安心,這個想像空間是被允許的。它超越技藝,甚至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真實,必須站在更高的位置來看現實。

當然,想像空間也可能被濫用。如果醫師想推銷一瓶三萬塊的補腎丸,那麼把脈的想像空間就會被引導至腎虛。雖謂「玄妙想像空間」,但起作用的是醫者的心。把脈的結果立刻呈現出來,醫者如何解讀隨著心念而定。所以把脈者心裡要有一把尺,看是希望鼓勵病人或是挫挫他的銳氣。透過把脈,根據脈象適當的提供一些矯正訊息,用語不同會讓病人產生不一樣的變化,這就叫做玄妙。

小結 心是脈證的核心

醫者的解讀,中間的決定都在「心」,以心存在正中,脈再含括心於中心,再者範圍最大的是症,如下圖所示,可見「心」的重要性。

心不單指病人的心,也包括醫者的心。用心的醫者看病時才不會淪為記憶式的、技術式的機械行為。醫者秉持專業訓練,以謙卑的態度和不偏倚的心念,解讀脈象便不會輕易被社會風俗或病人期待而影響,再者是不容易被外在或其他干擾的證所困。唯有澄澈的心念,再加上不斷反思臨證的恭敬心,才能明白病人的證,獲取正確的脈動訊息。心對於醫者與病人都扮演了關鍵角色,進一步說明請見「第六章:如何學習中華脈法」。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症運動,鬆出好健康

電腦肩(上交叉症候群、肩頸周圍組織緊繃)



上交叉症候群,俗稱電腦肩,是因長期使用電腦、加上姿勢不良,造成肩頸肌肉不協調而產生,輕微的狀況是體態的改變,如俗稱的圓肩、駝背等現象,覺得上身很厚實,其實這並不是身體壯碩或肥胖,而是是上交叉症候群的一種表現。

如果症狀嚴重的話,則會進一步引起相關關節或身體部位出現疼痛不適的現象,雖然疼痛的位置是在肩部,但並不一定是因為罹患五十肩,而是頸部、肩膀周圍肌肉組織,前側與後側的肌肉力量失衡,長期處在緊繃、僵硬狀態,使該區血管受到壓迫,形成血液循環不良。

除了使用電腦,久坐或久站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人,由於長時間往前伸頸低頭、縮著肩膀、弓著身體,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也會造成肩頸周圍組織的前胸部及後頸部肌群過於緊繃、上背部及頸部深層肌群則弱化無力,局部受壓缺血,引發肌肉痠痛、抽筋、肌腱發炎,嚴重甚至造成腦部缺氧,引發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現象。

若一直沒有改變使用3C產品的不良姿態,除了肩頸會繼續痠痛,頭痛、偏頭痛、頸椎疼痛等不適症狀也將持續,日子一久,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問題,像是造成胸悶、呼吸不順、頸部神經壓迫引起手臂痠麻脹痛現象,不可輕忽。

解決之道就是讓肌肉的壓力獲得釋放,可以做針對性的伸展運動及相關部位的肌肉按摩。

【建議運動】搖身劈掛

功效:與對症運動7相同,可活動放鬆肩關節、背部等肌群,對於頭頸問題亦有幫助。

[動作]

1.預備姿勢為雙腳打開站立,與肩同寬。

2.身體略為前傾,雙手垂放,左右擺動像打高爾夫球一樣向上揮桿。

3.兩臂同時由下向右經體側向上。以右手手掌拍擊左背部。以左手手掌經過右腋下拍擊右後肩胛骨。

4.5.換左邊同樣動作交替練習。共做20組。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5無齡世代:迎接你我的超高齡社會

想像10年後的世界…

一場深層的人口板塊擠壓將劇烈搖晃台灣,可能引發一波一波海嘯,席捲島上過去半個世紀努力建構起的體制、建設、秩序,包括都會人口集體老化、世代財富正義衝突、健保長照體系崩潰,全面衝擊國家財政、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城鄉差異、甚至家庭結構。

百年前的人們無法想像到,有一天,生存面臨的嚴峻危機,不再是因戰爭、疾病、饑荒所帶來的死亡陰影;而是,死亡愈來愈遙遠,超長的壽命,讓時間凝結,人口「基礎代謝率」下降,活著的安適與尊嚴,成為比死亡防治更巨大而複雜的難題。

2025年,將是人口板塊錯位的關鍵年,台灣自此進入超高齡社會,2位老人、才有一名幼兒,扶老比(工作年齡人口扶養老人比率)的板塊壓倒扶幼比(工作年齡人口扶養幼兒比率),每位老人只剩3.5個年輕人供養。

這雖然是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未來一致性的景象,但台灣的震憾恐怕要得更「有感」、搖晃也更劇烈。

目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將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7%的地區,歸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占比達14%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達到20%,以上則被列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由「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法國花了115年、美國大約花了73年,但1993年已由「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的台灣,只花了25年;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不消8年就能達陣,速度之快再創世界之最的「台灣奇蹟」。

2014年底,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占全國的12%、大約280萬人左右,2025年將達到20%,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480萬。短短10年,老年人口增加72.7%,是人類有史以來未曾出現過的現象。

人口老化除了時間軸的影響外,還有「空間軸」的影響。2014年統計,台北、新北、台中、高雄、桃園、台南,台灣最核心的六都人口總數,占全國總人口數的七成,除台北市外,目前人口結構均較其他縣市年輕,但在不遠的將來,快速增加且人數眾多的高齡人口將對六都造成極為嚴峻的挑戰。

而農業縣或較偏遠縣市的年輕族群,則因就業機會遷徒至都會區謀生,插枝落戶,一個世代、一個世代集體老化。人口高齡化,將把台灣撕裂成兩個極端世界,老人比例高的偏鄉,人口將萎縮凋零;人口密集的都會區、高齡人口總數將如滾雪球般激增。

撕裂的還不僅於城鄉的風貌,還包括貧富差距、甚至世代資源分配的鴻溝。有限的醫療照護資源,將更被經濟強勢的族群壟斷,老得優雅、走得尊嚴,成為生命的「奢侈品」。

此外,30年前,是台灣經濟飛得最快速的時代,如今年長世代掌握了多數資源,調查發現這些資源幾乎都成為世襲、在少數的族群裡代代相傳,世代財富如何轉移,不僅是公平正義的基礎、更是經濟發展的活水。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下最理想的人口結構,是青壯年與老年人口比為三比一,但要達到這個完美比例,台灣在2050年前急缺800萬名青壯人口,即刻開始「製造人口」都緩不濟急,更不要說,台灣近年都處於全球生育率最低水平。

於是,未來50年,這樣的末日景像將會出現:

勞動人口快速老化,需要照顧服務的人口群魚躍成長。六都擠進渴求醫療及長照體系的高齡者,成為「老人之都」,屆時醫療照護體系可能不堪負荷,連緊急醫療的救護車載送病患時間都可能因此延長。

偏鄉將則陸續出現半數是65歲以上高齡人口的「極限村落」,並終至凋亡成「無人村」。無人便無生機,偏鄉愈荒蕪,國家整體資源分布不均愈加顯著。

底層長者生存更被剝奪,老無所終、甚至無力善終的孤獨死悲歌,會時時奏起,瓦解民眾生存的安全感與社會治安的穩定性。世代經濟分配不均的暗湧,將引爆金領族對抗青貧族,恐為社會埋下另一場階級戰爭。

高齡化不僅是生育、醫療、社福政策和建設的難題,包括人口遷徙、交通運輸、國土規劃、經濟發展都將面臨嚴重挑戰,財政、教育、稅賦、國家競爭力等全面受影響。

50年前,我們居住的這個美麗島嶼上,充滿朝陽初起的鮮活生命,平均每18個小孩、才有一位老人,貧瘠、競爭但機會無窮的環境,餵養出強韌豐華的一代,他們是脫貧的元世代、是最辛勤也最幸運的一代,為島上開創出繁華如錦的風景。

50年後,當年如雨後春筍冒出的孩子們白了頭,但強悍如昔,不老也不凋零,面臨的卻是健保財務、勞保等退撫與年金的困窘,亟需的長照體系還未完備的關口,每三個小孩扶養一個老人。來到下一個時代的轉角。他們便是震央中心,可能引發海嘯帶來災難;又可以是釋放出翻覆舊時代、擠壓出新紀元的能量來源。

警報現在開始發布,距離「明天過後」高齡人口海嘯襲擊那日,倒數碼錶已起跑計時,即起全面進入警戒。如何透過各種公民參與、政策監督,驅使政府因應超高齡社會的需求、規劃與建設;以及儘早學習、準備自己的高齡生活與有效的照顧,減少個人、甚至國家長照的經濟負擔,化高齡為無齡,是將危機導為轉機、讓「明天過後」依然美麗,還能有圓滿大結局的可能性。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有靜電反應,代表身體不好?

除了用顯微鏡看血液,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身體因為長期缺氧,已經有靜電吸附效應?臨床上,我會詢問病人:「冬天乾冷時,當身體碰觸鍵盤、鍋子等物品,是不是容易有觸電的感覺?」

如果有,就要先檢視自己是不是過度勞累,當身體過度勞累,長期缺氧,體內正電荷過多,稍微碰觸金屬,正電荷被吸走而出現電流,就會產生被電到的靜電反應。這時可先到戶外用手摸一下地面,再回來碰觸同一件物品時,因為多餘的正電荷已經排到地面了,所以不會再有靜電反應。如果身體常有靜電反應,一定要盡快檢視是不是已經嚴重缺氧。

長期缺氧的病人容易有牙垢,靜電吸附效應使灰塵汙垢容易沾附於牙齒、牙齦上,即使刷了牙才到牙醫診所就診,還是常被牙醫師說清潔不夠乾淨。牙周疾病就是牙齦與牙齦溝缺氧,導致厭氧細菌滋生,如果沒有先解決缺氧的問題,不易改善。

氧氣能改善酸性體質



缺氧到了一個階段,細胞與粒線體內外膜的電位差不足,過多的正電荷也會使充滿著正電荷的蛋白質開始黏附在一起,造成組織細胞沾黏。血液中的紅血球吸附在一起,從顯微鏡下看,像大腸一般。紅血球呈現圓盤凹陷狀,這樣的造型可以增加與氧氣接觸面積,但因為過多正電荷,讓本質是蛋白質的紅血球黏附在一起,大幅降低運送氧氣的能力,我們稱這樣的現象為「靜電吸附效應」。

從酸性體質病人的手指頭扎一滴血,到顯微鏡下做檢測,往往看到紅血球沾黏在一起。舉例來說,茶水沒有喝完,放在桌上兩?三天就變得混濁,七、八天後出現懸浮物,這是空氣中的細菌在茶葉裡繁殖、代謝,產生酸性。

酸性環境代表正電荷多,正電聚集,產生靜電吸附效應,所以茶水產生混濁物質、懸浮物。而血液也一樣,過多的正電荷讓紅血球產生靜電吸付效應,所以顯微鏡下容易看見紅血球聚集。

做完高壓氧或是電位氧氣治療的病人,血液流速加快,紅血球三三兩兩分離,這結果表示「氧氣可以改善正電荷過多的問題」,簡單說,氧氣才是改善酸性體質的關鍵。

文章標籤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ter

喝對水,99%的疾病都可以解決》的作者藤田紘一郎指出:「我認為「生命的原點就在於水」,然而人們對我們飲用之水卻都漠不關心,也忘了水的重要性,因此才會導致罹患腦梗塞、心肌梗塞、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也間接造成了只是活著的長壽者越來越多的情況。只要能持續飲用對身體有益的水,就可以預防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現代文明病。」

喝對水,99%的疾病都可以解決,關於飲水知識你不可不知的六件事。

一、人的壽命並非由基因決定

藤田紘一郎指出:「許多人深信『健康和壽命深受遺傳的影響』,不過這完全是誤會,許多研究結果都已經證明,左右健康和壽命關鍵其實是生活習慣。只要能充份地攝取身體不可或缺的水,就可以讓身體恢復元氣」。

二、失去體內3%的水就會有生命的「危險」

當一個人的體內失去了2%左右的水分,身體就會開始告訴大腦說:「我口渴了」。若是超過了3%便會開始對口渴呈現麻痺狀態,等到了失去了10%就會完全陷入危機狀況。

三、每日所需水分攝取標準

每個人一天約會排出2.5公升的水,透過排尿、排便約有1.5公升,汗水約0.5公升,其他方式約0.5公升。所以每個人一天大約要補充2.5公升的水才夠,透過飲食所攝取的水分量一天約佔1.5公升,所以每天至少還有補充一公升的水分,但比較好的方式是每天至少補充1.5公升的水分。

四、小口喝水,促進新陳代謝

當你感到口渴時,大口喝水可能會感到很痛快,但真正好的方式是小口小口喝,比較理想的方式為三十分鐘喝一杯水,一天大約喝個十次左右。

五、氫水是真正的「生命之水」

藤田紘一郎指出:「氫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發現到它具有讓氧化之物恢復原狀的還原力,同時還具備有高度的抗氧化力。氫水還具有減少累積在大腦的活性氧功能」。

氫水是很重要的水,同時還具有減緩記憶力衰退等功效。

六、睡前一杯水:健康至寶

睡眠時由於無法攝取水分,但睡眠時間也會排出大量水分,這時,睡前的一杯水就變得非常重要,它有助於預防血液混濁。同時,為了避免對身體的刺激,睡前可以喝一杯微溫的水。

另外,早上剛起來的時候,也可以喝一杯冷水,有助於刺激腸胃,並沖出體內老舊的廢物,還可以促進便意。

七、運動後的水分補給要點

喝對水,99%的疾病都可以解決》的作者藤田紘一郎指出:「運動時的水分攝取要小心『大口灌水』,尤其是當流了很多汗的時候,會忍不住想要大口灌水,但如果一下子攝入大量水分到體內,肚子會變成水桶狀態,有時還會引發腹痛。運動時必須在感到口渴以前就多次少量地補充水分」。

平常沒有運動時要喝水,有運動流汗後才喝運動飲料或碳酸水補充水分。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331

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的作者林保瑩指出:「牙周病初期,是無聲無息沉默的侵襲造反,直到發病時人們才驚覺要甩掉它並不容易。很多人認為只要好好刷牙就可以預防牙周病,林保瑩醫師不得不提醒這樣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夠周全。牙周病是有宿命論的,與遺傳基因相關,如果父母親或是隔代的祖父母曾罹患牙周病,宿主罹患牙周病的比例就會高,再加上後天保養不當,更容易產生牙周病」。

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保護你的牙齒你該知道的六件事。

一、沒有進食就不用刷牙vs.吃完東西一定要馬上刷牙

沒有進食就不用刷牙的觀念是不正確的,例如早上睡完覺起來,唾液經過一整個晚上在嘴巴裡不流動,很容易就滋生牙菌斑,所以早上起來一定要先刷牙。

吃完東西是否要立即刷牙則先看吃的食物是是酸性食物,如果是,可以先漱口,過30分鐘後再進行刷牙的動作。

二、隨便刷有刷就好vs.刷越久越乾淨

刷牙的重點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刷牙的動作、角度以及次數,另外牙刷的選擇也很重要,牙刷應該選擇軟毛的。

三、只要電動牙刷vs.只要手動牙刷

選擇電動牙刷或手動牙刷來刷牙都可以,這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電動牙刷可以刷到手動牙刷不易刷到的內側牙齒角度。

四、漱口即可vs.只刷不漱

對於滋生在口腔內的牙菌斑來說,漱口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刷牙只要刷到一定的程度就應該將唾液吐掉,否則牙菌斑還是很容易殘留在口腔裡面。

五、充牙機vs.牙刷

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的作者林保瑩指出:「很多人過度依賴沖牙機,沖牙機的確是可以將剛附著上去的牙菌斑脫下,但是對於已經累積一段時間產生黏度的牙菌斑來說,是沒有太大效果的,還是必須仰賴牙刷來執行」。

六、牙周病真得會要人命

平時保持牙齒健康很重要,除了牙刷之外,也應該同時搭配牙線。林保瑩指出:「牙周病已經被醫學證實,是全身系統性疾病的兇手之一,細菌及副產物會跟隨血液循環,從口腔蔓延到身體的其他器官,造成全身主要器官的負擔」。

牙周病的危害比一般人想像中的大,而且初期不易發覺,平時做好牙齒清潔才是根本之道。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