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天文學家認為恆星從氣體塵埃雲中形成,應該是持續而緩慢的「吸積」過程,像是規律地將奶精倒入攪拌的咖啡中,但中研院天文所觀測發現,這些新生恆星並非如教科書所說這麼規律,反而像是奶精中有塊狀或粉狀的物質倒入咖啡中出現的不規則現象,這不僅是世界上少數看到這現象的研究團隊,更可望改寫過去舊理論。中央研究院天文所進行的研究,利用夏威夷的Subaru望遠鏡上的「偏極化日冕造影儀」觀測,發現新生恆星發展過程中並非平穩而持續,而是周圍會出現複雜的物質,甚至出現恆星爆食成長。 中研院天文所/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根據過去觀測新生恆星發現,恆星的生成僅需要2萬年,對比一個恆星的生命約150億年,生長的時間非常短暫,過去的理論認為「吸積」過程是平緩,但這樣僅能解釋1%至10%的恆星質量,無法解釋其他90%至99%的質量到底怎麼生成的。這次中研院天文所提出新的看法,認為新生恆星會因周圍物質不一,出現爆食成長,讓恆星能在短短2萬年內就生成。這是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見道弘與博士後研究呂浩宇主導的研究,呂浩宇解釋,這次取得的4個新生恆星影像中,有3個影像出現奇怪的尾巴,其中1個還有旋臂結構,另1個則是有突出的結構,這些都足以讓科學家解釋,新生恆星生長過程中並非完全「平穩而連續」,而是有不規則情形。【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中研院及日、俄的跨國研究團隊,上午發表天文研究成果。根據早期理論,學界原本認為,恆星形成過程,是在一團氣體塵埃雲聚集的「原生恆星盤」,持續、緩慢、平穩地「吸積」太空中的團塊,演化時間非常緩慢,也不太可能在離軌道很遠的地方,產生質量很大的行星。中研院上午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天文望遠鏡,發現新生恆星形成過程中「暴食」的原因。 記者張錦弘/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然而,研究團隊透過高解析度天文望遠鏡,發現恆星形成過程中,質量會突然猛烈增加,亮度在短時間內較平時增加上百倍。原因是原生恆星盤的結構不均勻、旋轉運動很混亂,高密度、高質量的小團塊有時會撞擊恆星,因此突然大亮,幾十、幾百年後才又恢復原本亮度。另一方面,高質量的小團塊,也會被甩到離恆星很遠的地方,形成比較大顆的行星,與恆星的距離,可能是地球距太陽的上千倍。此一研究成果,已於2月初發表於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之線上期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S~聰明天線 的頭像
    MIS~聰明天線

    MIS~聰明天線

    MIS~聰明天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